【新賽道專題】工業機器人“百億藍海”正當時 工業機器人發展機遇在哪?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2-05-12 16:12
分享:

二、工業機器人發展機遇

1、老齡化人工成本提高倒逼機器換人

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2021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26736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8.9%。未來一段時間,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另一方面,我國制造業工人工資逐年增長,2020年城鎮私營單位制造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7910元,同比增長9.6%。預計2022年城鎮私營單位制造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65426元。工廠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催生機器換人的需求。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2、智能制造利好工業機器人發展

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業升級的關鍵,和國際間制造水平比拼的重要一環,其在發展的起始階段便已受到我國政府的關注。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并對工業機器人,提出高端化、智能化、創新發展的目標要求。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發展新機遇期。

3、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廣泛

工業機器人應用于搬運、焊接、裝配、潔凈、配送、機械加工等場景,可以代替人工在各種惡劣危險工況下工作,并且長時間進行繁重、重復的作業,同時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3C、金屬、化學品與橡膠與塑料、食品等領域的生產制造中。未來,隨著工業機器人同人工智能、大數據融合發展,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或進一步擴大。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零部件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盡管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相關基礎零部件方面已擁有一定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可靠性、產品系列,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產品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差距明顯。我國目前自主生產的機器人核心關鍵零部件大量依靠進口,工業機器人市場上約85%的減速器、70%的伺服電機、超過80%的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市場份額,仍然被以發那科、ABB、安川機電為首的國外品牌所控制。當前,國家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機器人關鍵零部件領域,突破“卡脖子”問題。工業機器人企業需依靠自身研發沉淀,提高技術水平,實現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國產替代。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