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普利特
上海普利特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上市,主要從事高分子新材料產品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業務主要分為改性材料業務和ICT材料業務,其中改性產品包括改性聚烯經材料(改性PP)、改性ABS材料、改性聚碳酸脂合金材料(改性PC合金)、改性尼龍材料(改性PA)。改性材料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內外飾材料、電子電器材料、軍工航天材料等。
2021年普利特實現收入營業收入48.7億元,較2020年增長9.52%;實現歸母凈利潤0.24億元,較2020年下降94%。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98億元,歸母凈利潤0.24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產品來看,2021年普利特主營產品有改性聚烯烴類、改性工程塑料類、改性聚苯乙烯類、受阻胺類,營收占比分別為42.98%、24.67%、10.95%、1.7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國恩股份
青島國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營業務為各類輕量化材料和功能性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包括改性材料、復合材料、光顯材料、體育休閑及健康材料、醫/民用明膠及系列產品。改性材料產品應用于家電、汽車、電子電器、建筑、包裝容器、玩具、生活及辦公用品等領域。
2021年,國恩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7.7億元,同比增加35.99%;歸母凈利潤6.43億元,同比下降12.03%。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3億元,歸母凈利潤1.18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分產品來看,2021年國恩股份主營產品有改性材料占比最大,為48.77%,復合材料、體育休閑及健康材料、光顯材料、醫/民用明膠及系列產品,營收占比分別為17.29%、9.25%、7.39%、5.17%。其中,2021年改性材料產量為33.97萬噸,同比下降11.02%;銷量為34.4萬噸,同比下降10.9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改性塑料行業發展趨勢
1.高性能化及低成本化
由于改性技術發展,一些通用塑料可以通過改性技術改善原有性質,耐熱性和機械強度等指標有了顯著提升,從而具有了一定工程塑料的性質,應用領域得以大大拓寬。對于工程塑料,由于國內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對原材料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原本的工程塑料已經不能完全適應下游市場的要求,工程塑料經過改性,各類物性指標更加優異,以更加嚴苛的性能適應市場需求。高性能特種工程塑料由于可以耐高溫,并且具有性能好、尺寸穩定等特性,可以被應用于電子電器、汽車、以及宇航等尖端科技領域,但是尖端產品市場容量小。為了進一步擴大改性特種工程塑料的應用領域,需要采用低成本路線,用較低的成本擴大市場。
2.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改性塑料目前廣泛應用于汽車、通訊、電子電器、新能源電池、家電、醫療、軌道交通、精密儀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航空、軍工等諸多國家支柱性產業和新興行業,其中家電和汽車是目前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應用行業。
此外,改性塑料憑借其輕量化、耐腐蝕、阻燃性、耐熱性、絕緣等性能,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社會各個領域。在健康防護領域,改性塑料可應用于食品包裝、醫療防護等場景;在軌道交通領域,改性塑料可應用于內外飾、結構件以及緩沖材料;在家居建材領域,改性塑料也是電動工具、安防設備等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改性塑料同樣有著廣泛的應用。
3.進口替代需求增大
國內改性塑料企業大都是從90年代后國內家電和汽車行業發展起來之后才開始興起,雖然近年來發展速度較快,但綜合競爭力與國際大型化工企業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國內高端改性塑料市場仍以進口為主,進口替代需求較大。隨著近年來行業內規模內資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與大型國際企業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部分企業以研究開發功能化、高性能化產品為抓手,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我國上游石油化工企業不斷加強產品的自主研發,也帶動國內改性塑料行業整體創新速度加快。隨著我國近年來持續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在中高端改性塑料的進口替代需求愈發迫切,為國內具有較強技術實力的行業龍頭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改性塑料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