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種業發展方向
1、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
中國種子銷售收入前5名(CR5)企業(即隆平高科、北大荒墾豐種業、荃銀高科、廣東鮮美種苗與登海種業)種子銷售收入占比僅為10.6%,與全球種業的市場集中度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我國,目前種業企業多達7300多家,10億元以上營收規模的僅有31家。我國呈現出產業過于分散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的行業競爭格局,導致與國際種業巨頭相比,我國種子企業的研發技術、研發投入距離全球領先種企仍有較大的距離,并制約我國種業發展壯大。
數據來源:《2021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打好種業翻身仗,實現國家種業振興,迫切需要加快提高我國種企集聚度,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未來,中國將繼續加大國內外種業整合力度,持續引入優質種業資源和創新要素,實現種業板塊外延式擴張。全力推動隆平高科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縮小與全球種業第一梯隊差距。
2、加大種質研發投入
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GDP的比重只有0.71%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2%—3%的財政投入水平,也遠低于全國所有行業平均2.14%的投入強度,種業科技投入缺口更大,難以適應新時代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的新要求。近年來,國內種企紛紛加大種業研發投資。例如,蘇墾農發投資20億設立江蘇種業集團,加強種業的競爭能力。希望能夠能夠有效發揮在種質資源、新品種創新、基地建設等方面的優勢。
3、推進轉基因產業化
轉基因作物具有較高經濟效益。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玉米試點轉基因品種特性優良,節本增效優勢明顯,具體體現在,轉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產12%。同時,轉基因玉米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達95%,大幅減少了防蟲成本。此外,轉基因玉米籽粒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低,品質也好。
據悉,農業農村部正在對《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四個部門規章進行修訂,明確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的有關規定。未來,將穩妥有序推進轉基因等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種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