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野紡織
河南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大型紡織骨干企業,全國520家和河南省50家重點支持企業之一,2006年11月實現股票上市。新野紡織共有4個生產分廠,9個直屬生產車間,1個新疆原料供應基地,擁有從德國、日本、瑞士、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引進的清梳聯、精梳機、自動絡筒機、轉杯紡紗機、無梭織機等國際一流紡織設備和技術檢測設備2000多臺(套),占公司裝備總量的80%以上。主要生產和經營純棉及混紡紗線、純棉和混紡還布、色織布、家用紡織品等四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年產高檔織物用紗15萬噸、服裝面料1.5億米。
2021年,新野紡織實現營業收入53.03億元,同比上升8.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49億元,同比下降71.58%。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主營產品來看,新野紡織的紗線、坯布及面料、棉花分別營收35.35億元、15.66億元、1.341億元,分別占比66.65%、29.53%、2.53%。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棉花產業發展趨勢
1、棉花發展提質增效
目前,我國棉花主產區棉花品種“多、亂”,主栽品種難以確定,出現“頻繁更換”現象。棉花良繁體系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品種退化、良種供應不足。未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中國將大規模推廣種植高品質棉花品種,提升棉區棉花品質。
2、棉花生產機械化
近年來,我國現代化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業種植模式提倡機械化種植,提高勞動力的生產效率,棉花的種植模式也趨于機械化種植,棉花機械化生產技術應運而生。目前,北斗導航、無人機、采棉機、無人駕駛被應用于棉花生產過程中,隨著農業科技進步,未來棉花從鋪膜到采收的機械化一體,從棉田耕整地、化肥深施、棉種處理、鋪膜播種、中耕追肥到田間管理、棉花采收、棉稈收獲、粉碎還田,整個過程里實現機械化一體。
3、產業向集約化種植技術發展
中國能夠成為全球棉花單產最高的國家之一,集約化農業種植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栽培實踐和集約化耕作技術,包括秧苗移栽、改良品種適應性、地膜覆蓋、兩季種植、滴灌、地膜覆蓋、植物修剪、超高密度技術。農業技術正在進行轉變以促進產出。這些改革支持了中國棉花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棉花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