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赤峰市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2021年,赤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75.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6億元,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670.1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929億元,增長8.4%。三次產業比例為19:34:4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二)農業發展穩中顯優
農業發展方面,赤峰市重點打造玉米、雜糧雜豆、蔬菜、馬鈴薯、向日葵、肉牛、肉羊、生豬、禽蛋、奶業、飼草等優勢特色農畜產品產業帶。在阿旗等北部旗縣因地制宜建設牧草種植優勢區,打造優質飼草產業帶。在敖漢旗、喀旗、寧城縣、松山區等南部旗縣區因地制宜建設雜糧雜豆、設施農業優勢區,打造優質雜糧雜豆、設施農業產業帶。
在農業空間布局方面,赤峰市構建了“城鄉雙棲、農牧協同、生態共享”的農牧業總體發展格局。環城都市農業帶:以近郊區域為重點進行城鄉統籌,推進現代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城鄉融合型都市產業。南部精品農業核心區:以設施農業、糧食生產為重點,發展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高效化的現代農業。中部農牧結合示范區:堅持農牧結合,重點做優草原畜牧業,做強農區畜牧業。西部農牧生態管控區:以生態保育功能為主體,重點發展“生態+”、“旅游+”等生態型產業。北部牧草種植優勢區:以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為核心,因地制宜建設牧草種植優勢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工業發展轉型升級
赤峰市加快構筑現代工業體系,全力打造國家重要的金屬冶煉深加工基地和自治區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產業基地。赤峰市加快改造傳統產業,科學規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推動銅、鉛、鋅、鋼鐵等資源型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現代醫藥等潛力較大的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加強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服務業發展擴量提質
服務業方面,赤峰市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重,加快促進現代金融、科技服務、商務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性和價值鏈高端延伸,醫養結合健康產業、家庭服務業、房地產業等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深入推進服務業轉型升級工程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赤峰市產業鏈招商及投資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園區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