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壓縮空氣
目前國內壓縮空氣儲能正加快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據北極星儲能網不完全統計,2022年約有19個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簽約,已公開的儲能規模約6.48GW,參與企業包括中儲國能、中國能建、中國電建、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國華能、福能股份等。
資料來源:北極星儲能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液流電池
近期,國內釩液流電池產業化進程較此前明顯加快,產業發展前景向好,2022年國內新增裝機量達到0.6GW。未來,在政府補貼的持續投入、產業鏈成熟化發展和規模效應降本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全釩液流電池將憑借優異的特性由政策導向市場導向過渡,其滲透率將逐步提升。預計2025年釩電池新增規模將達到2.3GW以上。
數據來源:EVTank、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鉛酸電池
伴隨著“新基建”等利好政策的出臺,鉛蓄電池市場規模呈現小幅穩定增長的趨勢,2022年產量約為23655萬kVAh。結合國內鋰電池對鉛蓄電池替代情況,預計2023年中國鉛蓄電池產量24130kVAh。
數據來源: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裝機排名
分省域來看,截至2022年底,累計裝機規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別為:山東155萬千瓦、寧夏90萬千瓦、廣東71萬千瓦、湖南63萬千瓦、內蒙古59萬千瓦。2022年新增裝機規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別為:寧夏89萬千瓦,山東89萬千瓦,湖北53萬千瓦,湖南50萬千瓦,內蒙古33萬千瓦。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