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苗木供需情況
(1)育苗面積
“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全國苗木生產供應基本充足,但因受到新冠疫情和耕地保護等相關政策的影響,全國育苗面積自2020年開始下降。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互聯網+林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年育苗面積自2019年起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降至124.7萬公頃,同比下降10.61%,2022年約為120萬公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將下降至110萬公頃。
數據來源:國家林業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苗木供需趨勢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互聯網+林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全國苗木產量自2018年起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降至532億株,2022年約為510億株。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將下降至480億株;全國可供造林用苗量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降至356億株左右,2022年約為323億株。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將下降至300億株;實際使用量亦呈現穩步下降態勢,2021年降至116億株,2022年約為98億株,苗木總量過剩但結構性供給不足現象仍然存在。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將下降至82億株.
數據來源:國家林業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市場結構
從種子市場品類結構來看,我國種業品種分布集中,主要由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大豆組成。目前,我國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大豆種子市值占比分別占比22.87%、16.69%、13.29%、11.82%、3.5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競爭格局
我國呈現出產業過于分散且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的行業競爭格局,導致與國際種業巨頭相比,我國種子企業的研發技術、研發投入距離全球領先種企仍有較大的距離。國內有兩家全球前10強的農作物種業企業,但多數種子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
數據來源:《2021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