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激光器在醫療領域應用加速 激光醫療設備迎來發展機遇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3-10-09 18:00
分享:

激光醫療設備市場空間逐步擴大,皮膚治療領域普及度高

激光具有無接觸、精度高、損傷小、便于攜帶和操作靈活等優點,被越來越多的醫師和患者接受,在部分疾病的治療中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治療方法,激光醫療設備市場空間正逐步擴大。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激光醫療設備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國內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設備市場實現了11.8%的正增長,規模達到39.8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中國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增至42.6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醫療領域中,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器械逐漸普及,已廣泛運用于眼科(如近視矯正、視網膜修補等)、外科(激光手術刀)、內科、婦科、耳鼻喉科、心血管科、皮膚科等多個領域。2021年,全球激光及其他光電類醫療設備應用市場中,皮膚治療類應用依然是占比最大的領域,占比約為38.5%;其次是泌尿外科、口腔耳鼻喉科和醫療制造領域,占比分別為17.3%、16.5%和15.4%;隨后是血管介入治療、腫瘤切除、神經外科手術領域,占比分別為3.8%、3.7%和 1.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激光醫療設備國產化率提升,資本市場表現活躍

目前國內約有上百家激光醫療器械企業,按綜合競爭力可分為兩大梯隊。其中,第一梯隊以外資企業和國內少數優勢企業為主,代表性廠商有以色列飛頓(Alma)、奇致激光、科醫人(Lumenis)和賽諾秀(Cynosure)、歐洲之星(Fotona)、賽諾龍(Syneron)、半島醫療、深圳吉斯迪、吉林科英等。第二梯隊以國內若干小型制造企業為代表,這類企業普遍起步較晚,技術積累較少,受制于醫療器械行業本身的高門檻,其產品很難進入被外資和本土優勢企業包圍的醫院等中高端市場。

從國產化率來看,在各類激光治療設備中,氣體激光器、Nd:YAG激光器等技術較為成熟的產品已經實現了國產化,而高功率半導體激光醫療設備研制則相對匱乏,關鍵產品仍需依賴進口。目前,已經批量上市的國產醫療激光設備產品及典型企業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