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算力總規模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供了強大支持。近年來,我國算力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23年底,全國算力總規模達到230EFLOPS,同比增長27.8%。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我國算力總規模將增長至265EFLOPS。《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算力規模將達到300EFLOPS。
數據來源:網信辦、工信部、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算力結構占比情況
從算力結構來看,我國在算力資源的配置和發展上呈現出一定的特征和趨勢。通用算力規模占比高達77%,表明我國在傳統的計算能力方面擁有較為豐富的資源和較強的基礎。智能算力規模占比約為23%,這一比例雖然相對較小,但智能算力的增長速度和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到2025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占比將達35%。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算力區域發展情況
“中國算力二十強市”顯示,北京、上海算力發展優勢明顯,位居榜單前兩名。廣州、深圳、廊坊、蘇州、重慶、杭州、天津、南京位列三至十名,其中既有東部地區核心城市,也有京津冀地區承接北京算力外溢的后發城市,也有中西部地區算力集聚城市。算力規模方面,算力Top20總算力占全國的74%,頭部城市集聚優勢凸顯。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