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目前以智能自動化裝備及工業制造數據系統產業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各種內生力量和外生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政策、人口結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等因素相互影響,共同形成產業演變的基礎:
(1)政策在智能制造裝備的初期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并且在后續的產業發展中也有著關鍵影響力;
(2)人口結構變化、人力成本上升,為智能制造裝備替代人工提供了重要契機,是影響行業走勢、政策變化的基礎因素;
(3)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是智能制造裝備快速發展的另一重要機遇,企業生存壓力促使其推行自動化作業,同時工業4.0概念的興起,生產精細度、品質感要求的提升也使得企業主動尋求自動化改造;
(4)此外,對于應用企業來說,智能制造裝備的投資成本、投資回報率和回收期等財務因素是其是否采用自動化生產的重要考量,設備的經濟性是行業的直接市場需求觸發因素。
企業經營主要風險
(一)汽車行業波動風險
現階段,受制于現有的生產規模、技術人員和資金等條件,公司將主要資源集中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動力總成、燃油汽車底盤系統、變速器等汽車制造的細分領域。汽車產業屬于周期性行業,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受宏觀經濟環境的波動。經過多年快速發展,行業整體增速趨緩,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也逐步退坡,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汽車產銷量2019年整體出現了下滑,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短期內,汽車產銷量下滑將對汽車領域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整體市場需求帶來消極影響。發行人在手訂單可能會存在因客戶車型量產期推遲,影響訂單實施進度。長期來看,如果汽車行業產銷量持續下降,汽車廠商對固定資產新增投入減少,會對汽車領域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整體市場需求帶來不利影響。如未來汽車行業整體產銷量持續下跌,則發行人目前主要客戶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將會下降,對發行人業績增長產生壓力。
(二)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近幾年來,意大利柯馬、德國庫卡、ABB、蒂森克虜伯等國際知名智能制造裝備企業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擴充在華的生產基地,國內一些上市公司也加大在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投入。國內外廠商的進入,使國內智能制造裝備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公司已初步進入歐洲市場,在境外市場面對具有本土優勢的國際知名智能制造裝備企業的直接競爭。目前,公司在技術水平、項目經驗、品牌知名度、資金及技術人員儲備方面均與國際知名企業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未來公司不能迅速提高經營規模,增強資本實力,擴大市場份額,將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風險。
(三)客戶集中的風險
受下游中高端汽車市場寡頭壟斷格局影響,智能制造裝備供應商一般根據自身渠道資源,與大中型汽車集團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客戶較為集中。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包含上汽集團系與上汽大眾系,而公司股東揚州尚頎的有限合伙人之上海汽車集團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系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報告期各期,公司前五大客戶(合并口徑)的銷售收入占當年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5.85%、80.59%和92.87%,其中向上汽集團系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11.85%、13.66%和12.31%,上汽大眾系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32.66%、15.18%和65.86%,客戶集中度較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及生產經營的穩定性依賴主要客戶,如果未來主要客戶采購量減少或不再采購,將會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