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新風險
發行人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掌握了廢酸資源化綜合利用的核心技術,但危險廢物處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技術不斷發展,企業必須根據市場發展趨勢把握創新方向,持續不斷的推進技術創新以及新產品或服務開發,并將創新成果轉化為成熟的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如果發行人未來不能對技術、產品或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做出正確判斷,不能及時覺察到行業關鍵技術的發展方向,將使發行人在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重要產品或服務的方案等方面不能及時作出準確決策,發行人技術創新將存在失敗的風險。
(二)技術風險
1、研發失敗的風險危險
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行業專業門檻較高,并且需要專業人才、試驗設施和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積累以及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支持。危險廢物一般具有腐蝕性、毒性等危險特性,如風險控制經驗不足,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對技術管理的要求較高。行業內企業需要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探索,才能形成一整套高效、節能、環保的危險廢物處理技術體系。因此,技術能力是危險廢物治理行業新進入者面臨的重要壁壘之一。
首先,技術創新、新產品或服務的開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員,通過不斷嘗試才可能成功,在開發過程中存在未能突破關鍵技術、產品或服務的具體性能、指標、開發進度無法達到預期而研發失敗的風險。其次,發行人也存在新技術、新產品或服務研發成功后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或者未達到預期經濟效益的風險。
2、核心技術人才流失的風險
發行人的技術人員是維持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高素質、高專業技能的人才對發行人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行業內的市場競爭逐步加劇,對于高素質人才的爭奪會更加激烈,發行人可能面臨因競爭而流失人才的風險。同時,隨著發行人募投項目的實施和業務規模的擴大,發行人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還會進一步增加,如果發行人不能根據市場的發展提供更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或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將可能無法保持團隊的穩定及吸引足夠的專業人才,從而對發行人的業務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知識產權保護及技術泄密風險
發行人自主研發的氧氣氧化工藝技術、聚合類鐵鹽絮凝劑和鐵鹽的應用等一系列專利、非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是發行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出現專利申請失敗、核心技術秘密泄露、知識產權遭到第三方侵害盜用等情況,將對公司生產經營、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經營風險
1、環保政策變化的風險
發行人是一家專注于工業危險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報告期內發行人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向產廢企業收取的處置費用以及相關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的銷售收入。工業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受到各級環保部門的監管,發行人已嚴格按照環保主管部門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運營。但是隨著國家環保政策趨嚴,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對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及資源化綜合利用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發行人將因此增加一定的運營成本,可能會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同時,若未來環保政策趨于寬松或環保執行力度減弱或出現重大變化,將會對發行人工業危險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業務的開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2、危險廢物的行業監管和地域限制的風險
發行人主要從事工業危險廢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業務,由于危險廢物大多具有毒害性、不易降解性和腐蝕性,一旦得不到有效合法的處理,就會影響水體、大氣、土壤乃至人類的健康。因此,我國對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運輸、處置等各個環節均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自身不具備危險廢物處置能力的產廢企業不得擅自處置危險廢物,必須及時將其運送至具備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理。同時,危險廢物適用集中處置和就近處置的原則,危險廢物原則上應就近送至當地危險廢物處置單位集中處置。
根據現行的相關規定,危險廢物若進行跨省轉移需辦理相應的跨省審批手續,存在一定的行業監管和地域限制的風險。未來如果發行人不能適應行業監管或不能有效克服地域局限,將限制發行人業務的可持續拓展能力,對發行人業務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宏觀經濟波動對上下游產業帶來的風險發行人是一家專注于工業危險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工業危險廢物作為工業生產的副產物,產生量與工業生產情況密切相關。發行人所處理的工業危險廢物主要來源于鋼壓延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酸,廢酸的產生量與鋼材加工行業的景氣度高度相關,而鋼材加工行業景氣度受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較大。在宏觀經濟景氣時,鋼材加工企業訂單量增加、開工率提高,廢酸的產生量也隨之增加,反之在全球經濟衰退及我國經濟處于持續調整結構的背景下,與其直接相關的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服務和資源化綜合利用系列產品銷售也可能會受到波及。
4、安全生產的風險發行人危險
廢物處理處置過程中所需原材料及資源化綜合利用生產的部分產品為危險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性強的特點,在生產、使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如操作或管理不當、物品保管不到位,容易引起火災、爆炸、中毒和燒傷等安全生產事故或造成環境污染。盡管發行人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但是,各種偶發因素仍可能導致上述意外事故的發生,發行人將面臨安全生產事故、人員傷亡及行政處罰等風險。
5、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發行人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為危險廢物,除此之外,發行人其他輔助性原材料還包括含鐵/銅原料、工業鹽酸、氧化劑、液堿等,主要為化工原料。由于化工原材料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基礎材料,其價格受國際形勢、國內宏觀經濟變化和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未來化工原材料價格存在變動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發行人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輔助性原材料價格上漲,而發行人不能合理安排采購、控制原材料成本或者不能及時調整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對發行人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6、市場競爭風險
伴隨政府對環保產業的日益重視、國家不斷加大對行業的政策支持,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不斷吸引潛在競爭者進入危險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和水處理相關領域,發行人未來在市場拓展等方面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因此,雖然發行人在行業內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但若因市場競爭加劇,可能導致發行人提供的產品及服務價格降低和市場份額下降,對發行人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7、發行人無法有效應對市場需求變化及政策調整的風險
危險廢物通常由產廢企業自建處理處置設施進行處理,或由第三方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將危險廢物由產廢企業運輸至其經營場所內進行集中處理。然而,由于危險廢物污染危害性強、處理方式復雜、技術門檻較高,部分危險廢物產生量較大的產廢企業逐步開始委托第三方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在自有廠房內建設、運營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將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由第三方經營場所前移至產廢企業廠房內進行,即前移化的危險廢物處理服務模式逐步出現。目前,發行人以集中處置危險廢物的業務模式為主,未來發行人將根據危險廢物治理行業的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完善業務模式,形成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與前移化處置的兩種模式同時驅動的業務發展模式。
但若國家環保政策發生變化,要求達到一定規模的產廢企業自行購置環保設備對自產危險廢物進行處置,或發行人對業務模式調整、完善不及預期,由此將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四)內控風險
1、發行人規模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
發行人成立于2003年,經歷十余年的經營,業務持續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員工人數持續增加。報告期內,發行人先后以新設或收購公司的方式滿足業務擴張的需要,同時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一將在大連新設生產基地,進一步擴大發行人危險廢物核準經營規模及資源化綜合利用產品的生產規模。因此,本次發行完成后,發行人的員工人數、業務規模、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品種的結構和數量將進一步擴張。
如果發行人的資源配置、人才培養和引進以及管理體系無法及時進行調整或相關調整不能完全滿足發行人規模擴張后的相關要求,將導致發行人現有的管理架構和流程無法完全適應規模擴張帶來的變化,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2、實際控制人控制的風險
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為丁德才、丁生鳳,本次發行前,二人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發行人的股份比例超過50%,本次發行完成后,二人仍為發行人的共同實際控制人。未來如果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對發行人發展戰略、經營決策、人事安排、關聯交易和利潤分配等重大事項實施影響,從而影響發行人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可能損害發行人及中小股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