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研究報告 >> 其它行業 >> 其它 >> 正文

2011-2015年中國海水淡化利用前景與十二五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報告名稱】2011-2015年中國海水淡化利用前景與十二五投資規劃研究報告
【關 鍵 字】:

海水淡化利用行業調研報告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報告格式】:電子版或紙介版
【交付方式】:Email發送或EMS快遞 【報告編碼】:HJ
【報告頁碼】:242 【圖表數量】:0
【訂購熱線】:400-666-1917(免長話費)
【中文價格】:印刷版8000元   電子版8000元  印刷版+電子版8500
【英文價格】:印刷版0元   電子版0元  印刷版+電子版0
 
【鄭重聲明】:
目前發現有一些網站未經允許,擅自將我站報告目錄進行復制、轉載。本站報告目錄版權歸本站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修改、復制本站信息,否則必追究其法律責任。中商情報網可以提供:最完整、最新的研究報告,調查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IPO市場研究報告等。為確保您所購買報告的真實、權威性,請直接從中商情報網購買,全國統一訂購電話:400-666-1917,敬請用戶識別!

【導讀】

:
《2011-2015年中國海水淡化利用前景與十二五投資規劃研究報告》報告主要分析了海水淡化利用行業的市場規模、海水淡化利用市場供需求狀況、海水淡化利用市場競爭狀況和海水淡化利用主要企業經營情況、海水淡化利用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海水淡化利用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報告目錄】

:

【報告描述】:
           海水是海洋中最大的資源,其中約97%是淡水,海水的總體積約13.7-107 km3,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危機是水資源危機。已知有100多個國家缺水,嚴重缺水的國家約26個。我國是淡水資源較為貧乏的國家。世界人均淡水總量約12 000 m3,而我國淡水資源總量雖有2.8-1012m3,但人均水資源量只有約2300m3,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位居世界各國排名的第88位。

          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3年前即達3250萬立方米,解決了1億多人的用水問題,迄今仍在以每年10%-30%的速度增長。過去,海水淡化的國際市場主要集中在中東和地中海地區,現在,美洲、南亞、中亞和非洲也出現了眾多的海水淡化用戶。可見,海水淡化在國際上已成為一門新興產業。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的年銷售額達數十億美元,美國和日本分別占據了市場30%的份額,未來海水淡化的國際市場市場潛力巨大。從已有成果來看,我國的蒸餾法海水淡化實現產業化之后,在價格上與發達國家有40%左右的競爭優勢;實現產業規模化不僅可滿足自身需求,還可為進入國際市場、打造我國優勢產業創造條件。

          本報告詳盡描述了中國海水淡化利用行業運行的環境,重點研究并預測了其下游行業發展以及對海水淡化利用需求變化的長期和短期趨勢。針對當前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了我們對海水淡化利用行業發展的投資及戰略建議。本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數據、直觀的圖表幫助海水淡化利用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我們的主要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國家信息中心、海關總署、中國海水淡化學會、中國膜工業協會等業內權威專業研究機構以及我中心的實地調研。本報告整合了多家權威機構的數據資源和專家資源,從眾多數據中提煉出了精當、真正有價值的情報,并結合了行業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宏觀與微觀等多個角度進行研究分析,其結論和觀點力求達到前瞻性、實用性和可行性的統一。這是我中心經過市場調查和數據采集后,由專家小組歷時一年時間精心制作而成。它是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正文目錄
第一章 海水淡化概述
1.1 海水淡化的概念及意義
1.1.1 海水淡化的定義
1.1.2 將海水進行淡化處理的原因
1.1.3 海水淡化意義重大
1.2 海水淡化工藝分析
1.2.1 海水淡化的方法
1.2.2 影響海水淡化工藝選擇的因素
1.2.3 海水淡化的預處理及后處理工藝


第二章 2010年中國海水利用發展現狀綜述
2.1 海水利用的范圍
2.1.1 開發海底淡水資源
2.1.2 海水直接作為工業用水
2.1.3 海水淡化利用
2.2 海水利用行業的發展綜況
2.2.1 中國海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意義
2.2.2 海水利用產業發展現狀
2.2.3 深層海水的開發與利用分析
2.2.4 中國海水利用發展的環境與條件
2.2.5 我國海水利用產業發展的規范與管理
2.3 中國主要地區海水利用情況
2.3.1 廣東海水利用狀況發展分析
2.3.2 浙江海水利用發展規劃解析
2.3.3 山東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指導海水利用
2.3.4 青島海水綜合利用發展情況及規劃
2.3.5 海南海水利用狀況及展望
2.3.6 廈門市加快海水利用發展步伐
2.3.7 遼寧海水利用規劃出臺
2.4 海水利用技術發展分析
2.4.1 中國海水利用技術發展綜述
2.4.2 國家海水利用成套技術研究項目正式啟動
2.4.3 濃海水綜合利用新工藝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進展情況
2.5 海水利用中的問題及對策
2.5.1 我國海水利用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5.2 解除制度和技術障礙促進海水利用
2.5.3 海水利用應關注環境影響
2.5.4 國家推進海水利用的政策與措施
2.5.5 我國海水利用產業發展建議
2.5.6 未來我國海水利用重點工作


第三章 2009-2010年世界海水淡化產業運行走勢分析
3.1 2009-2010年世界海水淡化產業概況
3.1.1 全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概況
3.1.2 國外海水淡化技術不斷成熟
3.1.3 國外海水淡化產業主要發展措施
3.1.4 未來幾年中東北非地區海水淡化市場展望
3.2 沙特
3.2.1 沙特水資源及海水淡化概況
3.2.2 沙特加強對海水淡化產業的研究
3.2.3 沙特將建全球最大海水淡化工程
3.3 以色列
3.3.1 以色列水資源概況
3.3.2 以色列海水淡化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
3.3.3 以色列政府上調海水淡化量指標
3.3.4 以色列將加大海水淡化力度緩解供水壓力
3.4 新加坡
3.4.1 新加坡水資源概況
3.4.2 新加坡水資源開發狀況及計劃
3.4.3 新加坡建設雙用海水淡化廠
3.4.4 新加坡全方位能源海水淡化工廠啟用
3.5 西班牙
3.5.1 西班牙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概況
3.5.2 西班牙用海水淡化代替調水工程
3.5.3 西班牙企業瞄準海水淡化發展契機
3.6 其他國家及地區
3.6.1 阿聯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狀況
3.6.2 智利海水淡化項目投資新規定
3.6.3 海灣國家需斥巨資發展海水淡化和擴大發電
3.6.4 希臘擬在愛琴海島嶼興建海水淡化項目
3.6.5 約旦大力實施紅海海水淡化項目
3.6.6 美國西部最大海水淡化項目獲批建設


第四章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運行環境分析
4.1 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4.1.1 中國GDP分析
4.1.2 消費價格指數分析
4.1.3 城鄉居民收入分析
4.1.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1.5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析
4.1.6 進出口總額及增長率分析
4.2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4.2.1 《加大我國海水淡化產業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議
4.2.2 海水淡化政策激勵逐漸成熟
4.2.3 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思考
4.3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4.3.1 人口環境分析
4.3.2 教育環境分析
4.3.3 文化環境分析
4.3.4 生態環境分析
4.4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技術環境分析


第五章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產業運行形勢分析
5.1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概況
5.1.1 中國發展海水淡化的意義
5.1.2 中國海水淡化發展歷程回顧
5.1.3 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
5.1.4 海水淡化政策激勵逐漸成熟
5.1.5 2008年兩央企發力搶先布控海水淡化市場
5.2 我國電廠配套海水淡化發展探析
5.2.1 電廠配套海水淡化是戰略選擇
5.2.2 我國沿海火電廠配套海水淡化工程發展現狀
5.2.3 電廠配套海水淡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5.3 2010年海水淡化成本分析
5.3.1 我國海水淡化成本發展現況
5.3.2 影響海水淡化成本的主要因素
5.3.3 經濟體制對中國海水淡化成本的影響
5.3.4 從海水中獲得飲用水需考慮環境成本
5.4 2010年海水淡化問題分析
5.4.1 我國海水淡化實現產業化的關鍵問題
5.4.2 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存在的問題
5.4.3 海水淡化產業亟待國家扶持
5.4.4 海水淡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不利影響
5.5 2010年海水淡化發展策略分析
5.5.1 中國海水淡化產業主要發展對策
5.5.2 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建議
5.5.3 國外海水淡化經驗給中國的啟示
5.5.4 中國要加強海水淡化的管理
5.5.5 防止海水淡化對環境污染的策略


第六章 2006-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等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數據監測分析
6.1 2006-2010年11月份中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規模分析
6.1.1 企業數量增長分析
6.1.2 從業人數增長分析
6.1.3 資產規模增長分析
6.2 2010年1-11月份中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結構分析
6.2.1 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6.2.2 銷售收入結構分析
6.3 2006-2010年11月份中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產值分析
6.3.1 產成品增長分析
6.3.2 工業銷售產值分析
6.3.3 出口交貨值分析
6.4 2006-2010年11月份中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成本費用分析
6.4.1 銷售成本分析
6.4.2 費用分析
6.5 2006-2010年11月份中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6.5.1 主要盈利指標分析
6.5.2 主要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第七章  2009-2010年中國主要地區海水淡化發展狀況分析
7.1  天津
7.1.1 天津海水淡化產業備受矚目
7.1.2 天津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
7.1.3 天津濱海新區將成我國最大海水淡化基地
7.1.4 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項目介紹
7.1.5 天津北疆電廠海水淡化項目建設情況
7.1.6 天津海水淡化應盡快完成產業升級
7.2  山東
7.2.1 山東海水淡化產業領先全國
7.2.2 青島市水資源及海水淡化的基本狀況
7.2.3 青島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7.2.4 青島海水淡化市場應用狀況
7.2.5 膠州灣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7.3  浙江
7.3.1 浙江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概況
7.3.2 浙江海水淡化專項實施成績顯著
7.3.3 浙江將加快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7.3.4 2012年舟山六橫島全國最大海水淡化基地將完工
7.4  遼寧
7.4.1 遼寧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
7.4.2 2009年大連大化集團海水淡化項目通過驗收
7.4.3 遼寧海水淡化裝備業發展建議
7.5  河北
7.5.1 2009年2月河北首鋼京唐鋼鐵廠海水淡化項目進入試投產
7.5.2 2009年河北省首家海水淡化裝備生產企業投產
7.5.3 2010年河北曹妃甸阿科凌海水淡化項目開工
7.6  其他地區
7.6.1 深圳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7.6.2 兩地海水淡化項目欲向北京輸水
7.6.3 廈門制訂海水淡化遠期目標


第八章 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技術研究進展分析
8.1 國際海水淡化技術概況
8.1.1 海水淡化技術發展概述
8.1.2 海水淡化技術的主要進展
8.1.3 美國研制薄膜蒸餾法淡化海水技術
8.1.4 日本積極研發合成纖維膜海水淡化技術
8.1.5 美國海水淡化技術取得新突破
8.1.6 美國利用納米技術開發出新型海水淡化裝置
8.2 中國海水淡化技術的進展分析
8.2.1 我國海水淡化技術發展概況
8.2.2 中國已成功研發出高效膜法海水淡化技術
8.2.3 中國海水淡化零排放技術有望推動產業變革
8.2.4 中電科技海水淡化技術踏出國門
8.2.5 CDI海水淡化技術簡析
8.2.6 我國陶瓷膜海水淡化預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8.2.7 2009年中國海水淡化蒸發換熱研究進展
8.3 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技術
8.3.1 關于滲透、反滲透的相關概念
8.3.2 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8.3.3 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的主要創新進展
8.3.4 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8.3.5 膜性能的優化對海水淡化系統的影響


第九章 2009-2010年中國海水淡化裝置市場分析
9.1 海水淡化裝置發展概況
9.1.1 中國鼓勵海水淡化裝置制造業發展
9.1.2 中國首臺萬噸海水淡化設備制造成功
9.1.3 我國大型MED海水淡化裝置取得重大突破
9.1.4 福建“風能海水淡化裝置”通過驗收
9.1.5 江蘇大學海水淡化裝置技術研發水平先進
9.2 船用海水淡化裝置
9.2.1 船舶對海水淡化設備的要求
9.2.2 船用海水淡化裝置的工作原理
9.2.3 船用海水淡化裝置的研究應用現狀與發展
9.3 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
9.3.1 太陽能蒸餾海水淡化裝置原理
9.3.2 外國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發展回顧
9.3.3 沙特已開始發展太陽能海水淡化項目
9.3.4 中國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研發進展
9.3.5 新型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CPC優化設計
9.3.6 沖繩瀨戶太陽能海水淡化案例簡介
9.3.7 因島市細島太陽能海水淡化實例


第十章 2010年國際海水淡化重點企業運營態勢分析
10.1 以色列IDE技術有限公司
10.1.1 公司簡介
10.1.2 IDE公司海水淡化設備全球業績
10.1.3 IDE公司在天津建大型海水淡化廠
10.2 法國威立雅
10.2.1 威立雅集團簡介
10.2.2 威立雅成功與澳大利亞簽署海水淡化合同
10.2.3 2008年威立雅經營狀況分析
10.2.4 2009年威立雅經營狀況
10.3 德國普羅名特
10.3.1 公司簡介
10.3.2 普羅名特海水淡化系統及技術介紹
10.3.3 普羅名特在外國的主要海水淡化工程
10.3.4 普羅名特在中國的主要海水淡化工程
10.4 意大利費賽亞公司(FISIAITALIMPIANTI)
10.4.1 公司簡介
10.4.2 2006-2007年費賽亞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10.4.3 2008年費賽亞公司經營狀況
10.5 日東電工集團
10.5.1 公司簡介
10.5.2 2008財年日東電工經營狀況
10.5.3 2009財年前三季度日東電工經營狀況
10.5.4 日東電工斥資在新加坡設水務研究中心
10.6 沙特SWCC(SALINEWATERCONVERSIONCORPORATION)
10.6.1 公司簡介
10.6.2 2007年沙特SWCC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10.7 新加坡凱發
10.7.1 公司簡介
10.7.2 凱發水處理業務領域及主要技術
10.7.3 凱發主要海水淡化工程
10.7.4 2008年凱發集團經營狀況
10.7.5 2009年凱發集團經營狀況
10.7.6 凱發在北非興建世界最大海水淡化項目


第十一章 2010年國內海水淡化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
11.1 河北國華滄電
11.1.1 公司簡介
11.1.2 國華滄電海水淡化取得重大突破
11.1.3 國華滄電海水淡化工程中的創新
11.2 天津大港發電廠
11.2.1 公司簡介
11.2.2 大港發電廠經營發展回顧
11.2.3 大港發電廠海水淡化技術概述
11.3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
11.3.1 公司概括
11.3.2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11.3.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1.3.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1.3.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1.3.6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11.4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
11.4.1 公司概括
11.4.2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11.4.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1.4.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1.4.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1.4.6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11.5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11.5.1 公司概括
11.5.2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11.5.3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1.5.4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1.5.5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1.5.6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11.6 其他企業
11.6.1 中國眾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
11.6.2 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
11.6.3 濱海環保裝備(天津)有限公司
11.6.4 青島華歐海水淡化有限責任公司
11.6.5 廣州市晶源海水淡化與水處理有限公司
11.6.6 佛山市順德德力海水淡化設備有限公司


第十二章 2011-2015年中國海水淡化的發展前景展望分析
12.1 2011-2015年中國海水利用發展規劃
12.1.1 海水利用的指導思路及原則
12.1.2 中國主要區域海水利用規劃
12.1.3 加快中國海水利用的十大重點工程
12.1.4 中國海水利用的目標
12.1.5 實現海水利用規劃的投資融資分析
12.1.6 海水利用規劃對環境的保護措施
12.2 2011-2015年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投資分析
12.2.1 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投資現狀分析
12.2.2 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投資正當其時
12.2.3 我國本土海水淡化企業投資能力較弱
12.2.4 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存在的潛在風險及建議
12.3 2011-2015年海水淡化發展前景
12.3.1 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大有可為
12.3.2 海水淡化市場潛力分析
12.3.3 海水淡化高純水市場空間巨大
12.3.4 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形勢及未來趨勢分析
12.3.5 2011-2015年中國海水淡化等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預測分析


圖表目錄
圖表1 2005-2010年中國GDP總量及增長趨勢圖
圖表2 2010年中國三大產業增加值結構圖
圖表3 2009-2010年中國CPI、PPI月度走勢圖
圖表4 2005-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5 2005-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趨勢圖
圖表6 2005-201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趨勢圖
圖表7 2005-2010年我國全社會固定投資額走勢圖
圖表8 2005-2010年我國城鄉固定資產投資額對比圖
圖表9 2005-2010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走勢圖
圖表10 2005-2010年中國貨物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走勢圖
圖表11 1978-200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長率走勢圖
圖表12 1978-2009年我國總人口數量增長趨勢圖
圖表13 2009年人口數量及其構成
圖表14 2005-2010年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數走勢圖
圖表15 2001-2010年我國廣播和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走勢圖
圖表16 2005-201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走勢圖
圖表17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企業數量增長趨勢圖
圖表18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虧損企業數量增長趨勢圖
圖表19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從業人數增長趨勢圖
圖表20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資產規模增長趨勢圖
圖表21 2010年1-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數量分布圖
圖表22 2010年1-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數量分布圖
圖表23 2010年1-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不同類型企業銷售收入分布圖
圖表24 2010年1-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不同所有制企業銷售收入分布圖
圖表25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產成品增長趨勢圖
圖表26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工業銷售產值增長趨勢圖
圖表27 2008-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出口交貨值增長趨勢圖
圖表28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銷售成本增長趨勢圖
圖表29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費用使用統計圖
圖表30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主要盈利指標統計圖
圖表31 2006-2010年11月我國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行業主要盈利指標增長趨勢圖
圖表32  與傳統幾種海水淡化工藝比較表
圖表33  美國和加拿大62家冷庫使用的冷凝器
圖表34 1968年研制的CA-CTA膜的性能
圖表35 目前通用的CA反滲透膜的性能
圖表36 復合膜的典型性能
圖表 37  2009-2010年IDE公司的業績列表
圖表 38  技術參數
圖表39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圖
圖表40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經營收入走勢圖
圖表41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盈利指標走勢圖
圖表42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負債情況圖
圖表43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負債指標走勢圖
圖表44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運營能力指標走勢圖
圖表45 武漢凱迪水務有限公司成長能力指標走勢圖
圖表46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圖
圖表47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經營收入走勢圖
圖表48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盈利指標走勢圖
圖表49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負債情況圖
圖表50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負債指標走勢圖
圖表51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運營能力指標走勢圖
圖表52 天津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成長能力指標走勢圖
圖表53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圖
圖表54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營收入走勢圖
圖表55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盈利指標走勢圖
圖表56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債情況圖
圖表57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債指標走勢圖
圖表58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運營能力指標走勢圖
圖表59 天津泰達新水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長能力指標走勢圖

中商情報網簡介

  中商情報網(//www.n6668.com)是由一群中國資訊管理理論專家和競爭情報實戰派攜手創建的資訊機構。是國內專業的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是中國行業市場研究咨詢、市場調研咨詢、企業上市IPO咨詢及并購重組決策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商業計劃書、項目投資咨詢等綜合咨詢服務提供商。

  公司致力于為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企事業發展研究部門人員、市場投資人士、投行及咨詢行業人士、投資專家等提供各行業豐富翔實的市場研究資料和商業競爭情報;為國內外的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提供專業的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商業計劃書,企業上市IPO咨詢報告、商業分析、投資咨詢、市場戰略咨詢等服務。

  中商情報網從創建之初就矢志成為中國最具專業的商業信息收集、研究、傳播的資訊情報機構,近年來公司已構建起龐大的企業商業情報數據庫,并與業內有實力、有信譽的專業競爭情報公司、媒體監測公司、商業資訊研究公司、市場調查研究公司、公關公司、4A廣告公司、管理咨詢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建立咨詢聯盟,集結業內權威資深顧問,成立專家組,可以為企業用戶提供從產品研究、市場進入、品牌傳播、企業管理咨詢等全流程服務。

  目前公司與國家相關數據部門、行業協會等權威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與多家國際著名咨詢服務機構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并與國內外眾多基金公司、證券公司、PE、VC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結成戰略合作伙伴。公司還擁有近10多年來對各行業追蹤研究的海量信息數據積累。建立了多種海量數據庫,分為:宏觀經濟數據庫,行業月度財務數據庫,產品產量數據庫,產業進出口數據庫,企業財務數據庫等。并將這些數據及時更新與核實。可以保證數據的全面、權威、公正、客觀。

  • 購買指南
  • 選擇報告

    按行業瀏覽或按名稱查詢

  • 定購方法

    ① 電話訂購:
    0755-25407296 25407622 25407397
    0755-25193390 25193391 25407713

    ② 郵件訂購: askci@askci.com
    我們的服務人員將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簽訂協議

    可從網上下載報告訂購表或由我們傳真報告訂購表或訂購協議。下載訂購合同

  • 國內付款方式

    ① 通過銀行轉帳、郵局匯款的形式支付
    報告購買款項。
    ② 我們見到匯款底單或者轉帳底單后,2
    日內快遞報告或者發送報告郵件。
    ③ 款項到帳后快遞發票。

    銀行電匯:
    開戶名:深圳中商智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帳 號:4000021819200122593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東湖支行
  • 外幣付款方式(USD)

    Beneficiary:
    QF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Ltd
    Beneficiary NO:
    40000 2111 99000 21558
    Bank Name: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henzhen Branch
    SWIFT:ICBKCNBJSZN

  • 訂購流程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