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红利时代手游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
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约1023亿,同比增长81.9%。2017年相比去年增长率有所下滑,保守预测为41.4%。一方面是受到用户规模的天花板限制,另一方面,国内手游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市场需要创新型产品的刺激。但随着用户的成长,用户的游戏习惯和付费习惯的逐渐成熟,用户付费的意愿和付费额度还会有一定上升,整体市场相对稳定。预计未来3-5年,移动游戏会进入一个平稳上升的发展期。
2016年移动游戏用户规模约5.21亿人。经过前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几乎达到天花板。《中国游企版图》分析认为,单纯通过买流量的方式提高游戏收入的时代已经渐渐过去,通过提升产品质量、追求玩法创新、整合营销资源、精细数据分析来提升产品付费率和付费额度会是未来的新方向。
2017年,中国游戏厂商出海热情高涨,自研网络游戏海外营业收入约为7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017年,中国游戏企业出海有以下新特点:第一,海外市场中“中国同行”竞争趋向激烈,东南亚地区移动游戏趋向同质化;第二,自研二次元类移动游戏在日韩地区表现出色;第三,实力雄厚的游戏企业积极收购海外研发和发行公司,布局全球市场。
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存量市场特征明显,增幅继续放缓。其中,客户端游戏用户数量约1.5亿,与2016年基本持平;移动游戏用户约4.6亿,同比增长9.0%;网页游戏用户约2.4亿,同比下降2.0%。虽然网络游戏用户增量减缓,但是核心用户比例不断提高,用户的游戏审美和正版意识整体提升,为优质游戏和创新玩法的独立游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劣质游戏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出局。
2017年,VR游戏用户数量约0.4亿,同比增长100.0%,VR体验馆的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电竞游戏用户约2.2亿,同比增长69.2%,女性玩家占比不断提升。
VR游戏潜力巨大技术仍为核心竞争力
2017年,VR游戏共实现销售收入约4.0亿,同比增长28.2%;热门VR游戏超过800款,市场高端和低端产品分化较严重。
VR游戏市场主要特点为:
第一,前期较低品质国产VR游戏对市场负面影响较大,从业者自发采取措施提高VR游戏门槛,提升市场信心。近年来,国产VR游戏品质良莠不齐,影响了VR游戏的体验口碑。掌握VR图形处理器核心技术的英伟达,发布了反映VR前沿技术的游戏《VRFunHouse》。该免费游戏有望成为业界标杆,有效提高VR游戏的技术门槛,拉升中国VR游戏的整体品质。
第二,国产VR游戏设备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随着国内VR企业技术的升级,国产VR游戏设备的市场份额和认可度也持续增长。例如,国产品牌TCL旗下的VR一体机VISION和360度全景VR摄像头Alcatel360,销量已经跻身全球VR市场份额第五位;蚁视二代VR采用inside-out尖端定位技术,其红外控制器可以准确识别用户手指边缘,技术领先于同等价位产品,也得到市场广泛认可。
第三,VR游戏设备分化较大,进口高端VR游戏设备的品质感受到国内核心玩家认可,非核心玩家更青睐VR视频和VR游戏功能兼顾的国产VR设备。
VR游戏内容方面,VR游戏的浸入式体验更强,场景体验分类成为该类游戏的独特细分门类。根据国内主流VR应用平台数据,VR游戏集中于射击、冒险、休闲等类型,比例依次为16%、14%、14%。因为技术限制,射击和休闲类相比动作格斗类在研发层面较容易实现,玩家的游戏体验更佳。
VR游戏设备方面,2017年,高端VR硬件产品以进口产品为主,例如HTCVIVE、Oculus、PSVR、GearVR等,中高端VR硬件产品以国产设备为主,例如暴风魔镜5、华为VR、小米VR眼镜、大朋M2一体机等。中国VR消费市场的畅销产品仍以中低端和多功能的VR眼镜为主,不同档次产品价格分化较大,反映了市场对VR设备仍有较大热情,市场消费潜力有待开发。此外,高端设备的销量相比2016年有所提升。
2017年,中国市场高人气VR游戏仍以外国大作为主,客户端VR游戏分布平台主要为索尼PS平台和Steam,适配设备以PSVR、HTCVive、Oculus为主,移动VR游戏以安卓平台为主,适配设备较宽泛。
AR/VR投资来源广泛,从小型基金到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巨头。虽然AR/VR仍然是早期市场,更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为这一领域带来更广泛的投资者。而今年年初VR投资降温则被AR投资崛起所抵消。
《中国游企版图》预计,到明年年底,ARKit、ARCore和CameraEffects的安装量将达到9亿,到2021年年底将超过30亿。但是,移动AR初创企业还需要12个月才能实现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