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人工智能专业报考指南:薪酬待遇|产业前景|热门方向|产业强城|顶尖院校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06-26 17:55
分享:

四、未来行业前景及热门赛道

(一)行业前景

1.政策与战略支撑:顶层设计持续强化

中国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政策体系从“规划”向“落地”深化: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三步走”战略(2020同步、2025领先、2030全球中心)及“十四五”专项部署,明确长期目标;国家大基金、地方引导基金与科创板协同加码AI领域;同时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平衡创新与安全,为产业提供制度保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重点支撑核心技术攻关、场景开放与数据要素流通。

这些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落地与安全治理协同发展,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铺就了一条“技术自主、应用驱动、安全可控、全球协同”的发展路径。

2.下游领域规模优势:应用市场广阔,发展潜力释放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拥有其他国家难以匹及的规模优势。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金融、零售等诸多领域。我国在上述领域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并在全球范围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程加快与程度加深,下游领域庞大的产业规模将为我国人工智能创造广阔的应用市场,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技术与产业基础从“追赶”向“局部引领”突破

中国AI已形成“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链条布局,部分领域实现局部领先:基础层算力与数据优势显著,国产AI芯片加速替代;技术层多模态大模型(如百度文心、华为盘古)快速迭代,计算机视觉、NLP等领域国际领先;应用层深度赋能制造、医疗、金融等行业,AI质检、辅助诊断、智能投顾等场景规模化落地,“应用驱动创新”路径独特。

4.市场潜力:需求旺盛,增长空间广阔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3200亿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以全球领先增速,驶入爆发式增长快车道。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至2035年期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696亿元攀升至20873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热门赛道

人工智能产业四大新兴赛道为人形机器人、算力基础设施、自动驾驶、生成式AI。四大新兴赛道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形成“算力支撑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生成式AI优化交互”的技术闭环。

1.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代通用智能终端”,其发展标志着AI从“感知智能”向“具身智能”的跨越。中国在这一领域已形成“技术-制造-场景”全链条布局,核心技术覆盖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伺服驱动、轻量化材料等方向。

2.算力基础设施

算力是AI产业的“新石油”。中国凭借“东数西算”工程与自主可控技术,正构建“云-边-端”协同、自主可控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全球最大规模的AI训练与推理需求。

3.自动驾驶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正从“测试验证”转向“规模商用”,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35%,L3级及以上技术储备成熟,政策开放与场景落地成为关键驱动力。

4. 生成式AI

生成式AI以大模型为核心,推动内容生产从“人力密集”向“智能驱动”转型,已渗透至传媒、教育、医疗、工业等全领域,成为中国AI产业“变现最快”的赛道之一。

在全球AI竞争中,中国凭借“应用场景丰富、政策支持有力、产业链完整”三大优势,有望在四大赛道中占据“技术-市场”双主导地位。未来5-10年,这四大赛道或将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与“国之重器”,推动中国从“AI应用大国”迈向“AI创新强国”。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editor@askc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子游艺官网
扫一扫,与您一起
发现数据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
扫一扫,每天阅读
免费高价值报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