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萤石网络
萤石网络是海康威视旗下首家分拆上市的公司,其前身是海康威视2013年成立的互联网业务中心,于2015年正式成立。萤石的产品以视觉交互为主,涵盖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四大类。其智能家居摄像机具有高清画质、智能追踪、夜视增强等功能。2025年上半年,萤石网络实现营业收入28.27亿元,同比增长9.4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7.38%。上半年,公司智能家居产品收入22.56亿元,占比79.7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看到科技
深圳看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VR/AR软硬件一体化研发,以专业级360°全景相机为核心,提供交互式360°事件直播、视音频内容制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看到科技的产品以全景技术为特色,具有高画质、易操作等特点。其QooCam系列全景相机能够拍摄高质量的全景影像,并支持VR内容生成和直播。看到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新品如QooCam 3等,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和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5.赛纳电子
深圳市赛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于美国西雅图,2012年总部迁回深圳,公司坐落于福田上梅林新一代产业园。赛纳电子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以高性价比、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为核心竞争力,旗下AKASO品牌在运动相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通过多品牌战略覆盖车载、消费电子等场景,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
五、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前景
1. 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拓展应用场景边界
智能影像设备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持续的技术突破。随着传感器精度提升、芯片算力增强以及AI算法的深度融合,设备已从单一拍摄功能向智能化、交互化转型。例如,电子防抖技术(EIS)与光学防抖(OIS)的结合显著提升画面稳定性,满足运动场景需求;AI场景识别技术可自动优化拍摄参数,降低用户操作门槛;4K/8K超高清、HDR、全景拍摄等功能的普及,则进一步拓展了设备在影视制作、VR内容生成、直播等领域的应用。此外,5G技术的商用加速了影像数据的实时传输与云端处理,为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等场景提供可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场景化”方向演进。
2. 消费升级与户外经济崛起,催生多元化市场需求
全球消费升级趋势下,用户对影像设备的需求从“记录工具”升级为“创作伙伴”,追求更高画质、便携性与个性化体验。同时,户外运动、旅行、极限挑战等生活方式兴起,带动运动相机、无人机等细分市场快速增长。此外,短视频与直播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对便携式、高画质影像设备的庞大需求,专业级设备向消费级渗透的趋势明显。企业通过多品牌战略(如赛纳电子的AKASO、KINGSLIM)覆盖不同价格带与场景,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3.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构建良性发展生态
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与智能硬件发展,深圳等地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措施扶持企业。欧美国家则通过贸易协定简化跨境流通,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产业链层面,上游传感器、芯片、镜头等核心部件供应商的技术迭代为设备性能提升提供支撑;中游制造环节的自动化与精益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下游电商平台与内容平台的协同,则缩短了产品触达用户的路径。此外,行业标准的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推动长期健康发展。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影像设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