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分析
整體來看,傳統汽車零部件可以大致分為七大類,即發動機、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行駛系統、車身附件以及電子電器。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中,發動機配件包括發動機、發動機總成、油泵、油嘴、氣缸體、軸瓦、水泵、氣門、油箱、水箱、風扇、油封、散熱器、濾清器等。傳動系統配件包括變速器、減速器、離合器、電子元器件、離合器盤、萬向節、同步器、差速器、齒輪、擋桿拔叉、傳動軸總成、皮帶等。轉向系統配件包括轉向機、轉向節球頭、轉向節方向盤、轉向機、總成助力器、轉向拉桿、助力泵等。制動系統配件包括剎車片、壓縮機、制動器總成、制動總泵制動滾輪、手制動總成、駐車制動器總成、駐車制動器操作桿總成等。
三、汽車零部件市場現狀
我國汽車產業規模已連續9年穩居世界第一,未來產銷量的世界份額從目前的30%水平上還將進一步提升,盡管汽車消費市場轉冷,但我國汽車零部件領域創新要素已經形成一定積累,創新環境逐步向好,相關財政和產業政策不斷優化、發明專利數量穩步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故整體行業長期向好的勢頭不變,同時汽車零部件行業作為我國構筑汽車整體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仍擁有較大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的發展速度趨于穩定。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億元,同比增長7%。雖然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行業放緩,但綜合考慮國民經濟增長、新型城鎮化發展等因素,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仍將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且有一定增長空間,中國汽車產業長期向好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在此背景下,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趨于良好。預計2021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有望達到5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零部件企業發展時間較短,基本是從機械產品起步,依靠較為單一的產品及少量客戶發展起來的,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速度整體高于我國整車行業。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經改變了由國外廠商主導的局面,國內零部件廠商地位不斷提升。
從技術方面來看,汽車零部件行業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部件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并實現產品的全面覆蓋。
從產業鏈方面來看,大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較強的生產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并通過差異化的多層次發展,以及同心多元化推動,實現了規模迅速擴張,在各個細分行業之間形成了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