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發展前景
1.數據時代來臨,數據總量與處理需求量快速增長
大數據、云、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設備的普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數據,宣告了數據時代的來臨。物聯網的發展更使線下業務產生的大量數據被采集起來,數據量呈指數式增長,據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中國的數據量增速最快,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比全球快3%。2018年,中國的數據量為7.6ZB,占全球總量的23.4%,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48.6ZB,占全球總量的27.8%,年復合增長率達30.3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為基礎數據服務行業提供發展紅利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不同產業,展現出可觀的商業價值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工智能的產業化落地為基礎數據服務行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紅利。產業化應用新產品、新應用、新場景層出不窮,產生了大量新興垂直領域的基礎數據需求,作為算法訓練支撐的大量落地場景內訓練數據正成為行業需求痛點。下游的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快速增長,為基礎數據服務的發展提供了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3.良好的國家政策環境
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出臺了多個國家層面的政策規劃推動行業發展。按照相關政策要求,我國將繼續構建人工智能支撐體系,支持建設高質量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數據集,進一步提升基礎語音、視頻圖像、文本對話等訓練數據量,在行業訓練資源庫領域取得突破。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為基礎數據服務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4.地方積極推動基礎數據服務行業發展,促進人工智能創新融合
在我國,發展基礎數據服務是各地方推進人工智能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貴州、山西、重慶等地相繼出臺指導意見,引入基礎數據服務公司,共建數據基地、數據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園。貴州省打造的惠水百鳥河數字小鎮,園區自營超過1,500個席位的數據工場,提供了大量數據采集和標注服務,同時計劃在全省范圍內積極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能力;成都市計劃到2020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數據集1,000個以上,實現大數據從業人員規模和核心產業產值快速增長;山西省計劃到2022年初步形成集數據采集、清洗、標注、交易、應用為一體的基礎數據服務產業體系。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AI基礎數據服務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