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快遞為行業主流
在我國,國內異地快遞業務是主流。2021年前11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980.5億件,2021年1-11月,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3%、85%和2%。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降1.9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上升2.1個百分點,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下降0.2個百分點。百分點,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下降0.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快遞行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
我國快遞業務地區分布不均衡,發達地區業務比重大,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快遞業務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例如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區。2021年1-11月,中國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8.2%、14.5%和7.3%。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1.3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1.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基本持平,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4個百分點。由于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距,總體看來,快遞業務主要集中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差距明顯,但是中西部地區仍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
數據來源: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快遞行業具有較強的季節性特征
快遞行業具有較強的季節性特征,尤其是第四季度。節日消費的季節性高峰以及每年第四季度社會貿易和運輸業務高峰,形成快遞業務需求的旺季,對快遞企業的峰值處理和投遞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以2020年為例,快遞業務峰值11月為快遞業務收入為1132.3億元,是同年2月的2.1倍,不同月份間收入差距較大,季節性波動特征明顯。
數據來源:郵政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