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豬養殖行業特性
生豬養殖行業具有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特征。
1.周期性
生豬及豬肉價格具有較強的周期性波動特征,通常三年至四年為一個完整市場波動周期。造成生豬及豬肉價格周期性波動的主要原因是生豬及豬肉供求關系的變動。當生豬價格較高時,生豬養殖戶/企業為增加盈利,進行母豬或仔豬補欄,由于生豬具有相對固定的生長周期,市場供應增加具有一定的“時滯效應”,豬價在一定時期內仍然維持高位;但是隨著補欄生豬逐漸出欄,市場供應增加并導致供過于求,生豬價格回落;在生豬價格回落至低點時,生豬養殖戶/企業達到虧損或微利狀態,逐步減少養殖量并導致供不應求,生豬價格再次進入上漲周期。同時,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散養戶與小規模養殖企業數量眾多,散養戶與小規模養殖企業缺乏合理的生產計劃與市場預判能力,補欄不理性,加大了生豬市場周期性波動幅度。此外,行業范圍內的疫情也會影響生豬供給水平,從而影響市場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以非洲豬瘟疫情為例,非洲豬瘟病毒致死率高導致大量豬只死亡或被撲殺,同時部分生物安全條件較差的養殖戶對疫情存在恐慌心理而減產或退出,進一步減少了生豬供給規模,從而推動生豬價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豬周期波動規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近年來,國家為保持生豬價格穩定,采取了養殖補貼或豬肉收儲等措施,并加強對生豬等畜禽產品價格監測,建立了針對豬糧比價、能繁母豬存欄量等指標預警及調控措施,有力地緩解了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的幅度。
2.區域性
我國生豬主產區主要為西南、中原和兩廣等地區。2020年,我國生豬出欄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包括四川、河南、湖南、山東、湖北、云南、河北、廣東、廣西和安徽省,生豬出欄量占全國生豬出欄量的比例合計為64%。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由于跨省調運生豬受到限制,各省內部的生豬供需關系難以通過調運進行調整,因而在價格上出現分化,顯現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
3、行業的季節性
受重大節假日及消費旺季的影響,生豬養殖產業鏈均存在一定的季節性波動。每逢春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重大節假日,豬肉產品需求量增加導致銷量提升,而在節假日后銷量相應回落。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生豬供給整體水平明顯下降,行業季節性波動規律有所弱化。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