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及相關建議預測(附圖表)
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發布日期:2023-08-02 09:41
分享:

(二)電力生產供應情況

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4億千瓦;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從分類型投資、發電裝機增速及結構變化等情況看,電力行業延續綠色低碳轉型趨勢。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是電力投資同比增長32.2%,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比重達到88.6%。上半年,重點調查企業電力完成投資5373億元,同比增長32.2%。分類型看,電源完成投資3319億元,同比增長53.8%,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2940億元,同比增長60.9%,占電源投資的比重達到88.6%。太陽能發電、核電、風電、火電、水電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13.6%、56.1%、34.3%、13.0%和10.6%。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2054億元,同比增長7.8%。

二是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占總新增裝機比重達到55.6%,6月底全國累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上升至51.5%。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4億千瓦,同比多投產7186萬千瓦;其中,新增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7842萬千瓦,同比多投產4754萬千瓦,占新增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重達到55.6%。截至6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7.1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3.9億千瓦,同比增長18.6%,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51.5%,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分類型看,6月底水電裝機4.2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7億千瓦,抽水蓄能4879萬千瓦;核電5676萬千瓦;并網風電3.9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3.6億千瓦、海上風電3146萬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4.7億千瓦。火電13.6億千瓦,其中煤電11.4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2.1%,同比降低3.4個百分點;氣電1.2億千瓦。

三是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2.9%,煤電發電量占全口徑總發電量的比重保持在六成,充分發揮兜底保供作用。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4.1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其中,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22.9%,主要水庫蓄水不足以及今年以來降水持續偏少,疊加上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導致今年以來水電發電量同比持續下降,且降幅擴大,5、6月水電發電量同比分別下降32.9%和33.9%。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廠火電、核電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7.5%和6.5%。全口徑并網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1.2%。煤電發電量占全口徑總發電量比重為58.5%,煤電仍是當前我國電力供應的最主要電源,有效彌補了水電出力的大幅下降,充分發揮了兜底保供作用。

四是風電、火電、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分別提高83、84、97小時。上半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利用小時1733小時,同比降低44小時。分類型看,水電1239小時,同比降低452小時,其中,常規水電1330小時,同比降低498小時;抽水蓄能612小時,同比提高32小時。火電2142小時,同比提高84小時;其中,煤電2244小時,同比提高104小時;氣電1136小時,同比提高47小時。核電3770小時,同比提高97小時。并網風電1237小時,同比提高83小時。并網太陽能發電658小時,同比降低32小時。

五是跨區輸送電量同比增長11.7%,跨省輸送電量同比增長6.1%。上半年,全國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1.69萬千米,同比多投產314千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交流)1.26億千伏安,同比少投產1027萬千伏安。上半年,全國完成跨區輸送電量36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分區域看,華北外送電量增長50.1%;東北送華北電量增長79.9%;華中外送電量增長2.3%;西北外送電量增長1.9%,占全國跨區送電量的41.8%;西南外送電量同比減少10.3%,主要因水電出力下降較多導致外送電量減少;南方區域外送電量增長16.6%。上半年,全國跨省輸送電量81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其中,內蒙古外送1388億千瓦時,占全國跨省輸送電量的16.9%,同比增長15.7%;四川、云南外送電量同比分別減少12.9%和23.2%,主要因來水偏枯導致水電出力明顯受限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高。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