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財務風險
(1)經營性現金流狀況不佳的風險
報告期各期間,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155.20萬元、-3,670.48萬元、-25,784.13萬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降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的前期投入較大,而客戶通常在終驗收后支付合同款項的30%及以上,因此公司在系統集成業務中墊付較大規模的資金。公司經營規模擴張階段,會出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流出的情形。如果公司不能多渠道籌措資金并及時推動客戶終驗收加快回款,則可能導致營運資金緊張,進而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政府補助無法持續的風險
受國家及地方鼓勵智能制造產業政策的影響,公司報告期內收到多項政府補助。報告期內,公司各期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4,121.55萬元、10,787.68萬元、17,105.58萬元。如果未來各級政府產業政策及扶持政策發生變化,公司可能無法繼續享受相關政府補助,則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3)稅收優惠無法持續的風險
報告期內,發行人及子公司蕪湖希美埃、廣東埃華路均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發行人最近一次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有效期為2018年至2020年;子公司蕪湖希美埃資質有效期為2017年至2019年;子公司廣東埃華路資質有效期為2018年至2020年。如果發行人及子公司未來無法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則無法繼續享有相應稅收優惠政策;亦或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化,取消或調減稅收優惠額度,將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4)應收賬款發生壞賬風險
公司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以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而客戶以合同約定的項目進度按比例支付工程款,因此公司各期末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1,895.47萬元、59,787.68萬元、62,664.79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63.32%、76.47%、47.70%。發行人應收賬款規模較大,與發行人經營模式、銷售規模有關,但如果未來市場發生變化,導致客戶難以支付貨款,或者公司在應收賬款管理上出現失誤,則公司面臨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導致的壞賬損失風險。
(5)存貨出現跌價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50億元、3.31億元、5.42億元。公司存貨賬面價值的快速增長,與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有關,存貨主要是原材料和系統集成業務待結算工程款。若原材料市場價格出現波動,或公司預計總成本內部控制未有效執行,公司將存在較大的存貨跌價風險,從而對公司未來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6)并購產生的無形資產減值風險
發行人并購WFC產生的無形資產,主要為客戶關系、專利技術與非專利技術,其中截至2018年末,客戶關系的賬面價值為21,045.43萬元,其攤銷年限為16.84年。WFC主要客戶包括FCA集團(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通用汽車、大眾集團等,均為國際知名的大型汽車制造商。
上述知名汽車制造商均有成熟的技術平臺,WFC作為白車身生產線供應商與客戶在技術平臺共同開發新車型生產線,合作具有很強的粘性,WFC與該等客戶保持了多年的業務合作關系。若發行人與該等主要客戶合作關系無法持續,客戶關系的賬面價值將出現減值,從而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
(五)尚未盈利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018.47萬元、-3,113.88萬元、612.24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8,123.17萬元、-12,600.52萬元、-14,031.43萬元;截至2018年末,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804.80萬元。公司收入逐年增長,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卻逐年下降,主要原因:
(1)發行人機器人整機業務的核心技術研發投入逐年增加,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和自產化在未達規模效應前,切換成本較高;
(2)發行人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尤其是國內系統集成業務開展時間較短,試錯成本較高,導致整體毛利率較低;
(3)發行人報告期內費用增長較大,尤其是研發費用、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中介機構服務費用、海外并購形成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增加較大。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投入較多研發費用。如果公司無法有效提高核心零部件的自產化率并通過前期的業務開拓提升利潤規模,則可能導致未來一段時間仍無法盈利。這將影響公司經營現金流和財務狀況、業務擴張、團隊穩定和人才引進,進而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