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內控風險
(1)業務快速增長帶來的管理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規模迅速擴大,人員隊伍快速壯大,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19,092.73萬元增至2018年的41,565.59萬元,主要是由于衛星應用產業迅猛發展,遙感和北斗技術在軍地得到廣泛應用,即將迎來行業爆發期,需要提前進行產業布局和人才儲備,人員從2016年的565人增至2018年的1,136人,總體管理難度逐步增加,對公司內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隨著公司產品數量和業務規模繼續擴張,公司將需要與更多合作伙伴進行高效合作,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并對持續增加的員工進行培訓。實施上述措施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務、管理及人力資源。若未來公司的管理能力不能滿足業務擴張的需求,不能與公司的增長速度相匹配,公司的業務擴張可能會受到限制,從而可能使公司的業務及發展受到不利影響。
(2)核心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流失風險
發行人在行業內的領先優勢得益于發行人優秀的研發團隊和管理團隊,其中研發團隊可以不斷探索并引導市場領先技術趨勢,管理團隊可以為發行人的運營、人員的調配、服務的改進和戰略的選擇帶來積極的影響,從而使發行人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發行人未來的發展及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亦取決于發行人吸引及留任合格的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的能力。如果一位或多位核心人員流失,且發行人內部提拔不到或外部吸引不到新的合格人員,則可能造成發行人核心技術優勢和管理水平的下降,從而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四)財務風險
(1)發行人現金流不能支持未來發行人運營的風險
發行人需要較多資金支持運營:一方面,技術研發和創新是發行人業務的基礎,對發行人發展至關重要,發行人產品應用于政府社會管理、防災減災、軍隊信息化等領域,技術水平要求高,其研發具有周期長、投入大等特點,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以實現技術突破;另一方面,在現有業務中,發行人一般需要預先投入項目相關的成本及費用后才能收到全額價款,且應收賬款回收周期較長。
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發行人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465.29萬元、413.29萬元和-1,145.83萬元,現金流狀況不佳。預計未來隨著業務的持續擴張,發行人成本及費用占用資金金額會隨之增長,若發行人無法提升經營業績并加快回款,或不能以股權融資等適當方式獲得足夠營運資金,發行人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2)發行人應收賬款周轉能力低的風險
發行人在與客戶簽訂的業務合同中,一般約定合同價款根據項目協議簽署、完成初步驗收及最終驗收等多個重要節點分期支付,因而,發行人一般需要預先投入項目相關的成本及費用后才能收到全額價款。同時,發行人主要客戶為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國有企業或部隊,受其財政預算、內部付款審批程序等的影響,付款周期較長。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發行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237天、274天、287天,應收賬款回收周期較長。
盡管發行人按照既定會計政策在各期末對應收賬款計提了相應的壞賬準備,且最終客戶大多數為信譽狀況較好的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國有企業或部隊,但客戶的預算限制和付款審批程序的影響可能會影響項目的規模與客戶及時付款的能力,如果發生客戶延遲支付或不支付相關款項,會對發行人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3)公司業務及業績具有季節性特征,中期報告存在利潤虧損的風險
公司所屬衛星應用行業的客戶大多為政府部門、軍隊以及大型國企,報告期內公司收入大多來自于該等客戶。這類客戶受集中采購制度和預算管理制度的影響,通常在上半年進行預算立項、審批和采購招標,下半年進行簽約、項目驗收和付款,因此公司的主營業務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較小,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較大。
公司的經營業績會因上述業務特征呈現季節性特點,即收入和凈利潤來自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公司的經營業績或因上述季節性因素每季度繼續波動,中期財務報告可能出現利潤虧損的情形。
(4)稅收優惠的風險
發行人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發行人獲得的所得稅優惠金額分別為418.35萬元、686.01萬元、953.57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為11.90%、13.12%、13.18%。如果國家調整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或發行人不能繼續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將對發行人的經營業績和利潤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五)發行失敗風險
發行人所屬衛星應用行業為國家戰略性新興行業,服務于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發行人是國內領先的遙感和北斗導航衛星應用服務商,符合科創板定位。但發行人股票是否能夠順利發行并在科創板上市取決于股票市場、宏觀經濟、流動性、投資者偏好等多個因素,發行人無法保證不會由于發行認購不足或者未能達到預計市值上市標準等原因導致發行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