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艺官网讯:钙钛矿电池凭借其高效、低成本和柔性化优势,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和量产规模的扩大,钙钛矿电池有望重塑全球光伏产业格局,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一、产业链
钙钛矿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辅材和生产设备;中游是钙钛矿电池和组件的制造环节,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单结钙钛矿电池和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车载光伏、室内光伏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TCO玻璃
TCO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玻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镀膜方法均匀镀上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材料。TCO玻璃因其高透光性、导电性以及优异的光散射能力,成为钙钛矿等薄膜太阳能电池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之一。全球TCO玻璃产能主要集中在金晶科技、日本板硝子(NSG)和日本旭硝子(AGC)等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其中,金晶科技是国内绝对的龙头,现有产能4500万平方米/年,并计划继续扩张,已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靶材
在钙钛矿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物理气相沉积是制备各种功能薄膜的关键工艺之一。靶材就是在PVD工艺中被高速粒子束轰击的“靶子”,它的原子或分子被溅射出来并沉积到基片上形成薄膜。因此,靶材的纯度、密度、均匀性直接决定了最终薄膜的质量,进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钙钛矿电池靶材市场目前由隆华科技、先导薄膜、阿石创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它们在不同的靶材材料和技术上各有侧重。未来随着钙钛矿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无铟化、低成本、高性能的靶材将成为发展趋势,拥有核心技术能力和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靶材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