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色芒果發展現狀
(一)快發展,出成果
2013-2018年是百色市芒果生產發展最快的時期,各縣(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芒果產業的發展,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投產面積不斷增大,產量不斷提高。全市芒果種植面積從2013年的3.19萬公頃發展到2018年的約8.58萬公頃,擴大了2.7倍;2014-2018年的年均增長速度15.7%,遠遠高于2010-2013年的5.4%。芒果產量從2013年的21.37萬噸提高到2018年的47.88萬噸,增加了2.2倍,幾乎占了全市水果產量的40%,2014-2018年的年均增速16%。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
(二)上規模,提單產
百色市12個縣除靖西市外基本都種植芒果,其中以右江河谷地帶的右江區、田東、田陽和田林為最,2018年面積達8.35萬公頃。四縣(區)種植面積均超過9000公頃,產量為47.71萬噸(2019年62.46萬噸),約占全市芒果種植面積的97.3%,總產量的99.6%。2019年投產面積約為5.76萬公頃,平均單產11噸/公頃左右,比2013年提高了0.5噸/公頃,增長4.8%。其中,右江區的規模最大,2018年面積2.57萬公頃,產量16.32萬噸。右江、田陽、田東、田林產量在全市的比例約為34:34:29:2。
(三)豐品種,優結構
百色市種植芒果的品種主要有臺農1號芒、桂熱芒82號、金煌芒、桂熱芒10號、紅象牙芒、貴妃芒及其他品種,面積比例約為49:18:15:8:3:3:4。按成熟時間,早(6月至7月中旬)、中(7月)、晚熟(7月下旬至8月及以后)品種面積占全市芒果種植面積的比例約為5∶4∶1,比2013年以前的7:2:1有所調整;其中,投產面積分別約占投產總面積的67.1%、30.3%、2.6%,比例約為6.5:3:2.5。
(四)擴容量,增收入
2016年末,百色市芒果種植戶7.69萬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種植芒果共0.06萬家,規模農業經營戶種植0.28萬戶,芒果產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3家。特色農產品的種植傳統,形成了百色芒果的產業基礎和群眾基礎,使百色芒果產品獲得多項認證。隨著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度增長、品牌宣傳的深入,百色市的芒果業產值也大幅提高,從2013年的6.26億元提高到2018的22.03億元。2018年,芒果產值約占全市水果產值的比重為46.7%,占種植業產值比重11.7%,占農林牧漁業產值比重6.8%。此外,芒果園套種花生、黃豆、藥材等間套種模式,取得平均新增產值約1000元/畝,新增利潤約520元/畝的良好經濟效益。
(五)引新技,強基地
2013年以來,百色市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通過邀請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黃國弟研究員、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萬保雄研究員等知名專家、頂尖人才來傳授保花保果、季節管理等技術;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高起點和高標準開發建設芒果園區;制定并實施芒果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標準;對芒果栽培和病害防治技術做多方面研究等方式,取得了一系列芒果生產的科研成果。同時,還加強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的建設,在右江區四塘鎮、田陽縣田州鎮龍河村等地新建擴建了芒果無病毒健康苗木繁育基地,苗木繁育達500萬株以上。育苗逐步向專業化、企業化、基地化轉變,為下一步推動結構調整,打造優勢果業集群提供了保障。
(六)立村品,散輻射
百色市建立有“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產、供、銷合作新機制,組織成立各類專業隊伍,培養營銷人才,申請注冊商標,注重產品包裝,積極參與各類博覽會、展覽會及交易會,提高百色芒果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龍頭企業也引導和輻射周邊農戶建立利益聯結,便于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推廣與應用。
田東百冠芒果生態園采用的“智慧農業4.0豐博云平臺系統”,用“SaaS+人工智能”模式開放性農業操作系統,以云計算大數據和3S等前沿信息技術,全景展示生態園區生產環境(土壤、大氣候)、農作物生產狀況等,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田東縣林逢鎮東養村是“全國一村一品芒果村”,由田東縣百冠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社員自籌,整合財政資金共1439萬元,建成核心區示范區1143畝,擴展區4036畝,輻射區6806畝。并自主創立“百冠”公司品牌,以“合作社+農戶基地+水果市場+超市+互聯網+”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3000戶以上農戶種植芒果,既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又為可以為何社員和周邊農民增收創收。
(七)保生態,高效益
右江河谷低坡山地、灌木草地都被開墾種植芒果,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利于山地生態系統建設。此外,按每公頃芒果園需3個勞動力來管理,目前的8.58萬公頃面積就需要25萬個勞動力,部分解決了農村勞力的就業。
右江、田陽、田東等縣(區)結合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開發水果產業生態旅游、觀光休閑等項目,不僅促進了本地水果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還對水果產業科技創新和精準扶貧意義非凡。田東縣林逢鎮東養村打造的龍尾山芒果基地觀光亭、農家樂等第三產業旅游項目,吸引了部分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實現脫貧奔小康作了突出貢獻。
(八)多平臺,新銷售
隨著“百色芒果”知名度的提高,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百色芒果銷售渠道呈多元化發展。
1.線下銷售:通過主產縣(區)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的百色芒果約占總產量25%。其中,田陽縣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交易量約占全市總量14.3%;農村經紀人、批發商等到果園收購的約占總量67.1%。
2.線上銷售:百色搭建了水果智慧農業平臺,采取“互聯網+芒果”的模式在淘寶、京東商城等第三方交易平臺銷售,引起了全國各地各網銷平臺的關注,形成了以淘寶、京東為主的龐大的銷售網絡平臺。目前銷售百色芒果的網商約有1萬家,其中淘寶網、京東商城、一號店、趕街網等知名電商平臺商家有5000多家,微信、QQ移動手機端平臺商家有近5000家,線上銷售蓬勃發展。
線上銷售也促進了寄遞行業的發展。2019年的芒果季中,百色市寄遞企業收寄芒果577.2萬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