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色芒果的發展優勢
百色市芒果產業的迅速發展,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一)自然條件優越
百色市森林覆蓋率67.4%,山區面積占95.4%;右江河谷盆地屬溫熱區,年均氣溫21.5—22℃,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75%,是干濕季明顯的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袁隆平院士贊譽“右江河谷賽江南”,素有“土特產倉庫”和“天然中藥庫”之稱。而芒果系漆樹科芒果屬,喜熱、喜光,是較耐旱、怕霜凍的熱帶果樹,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開花期需配合干旱少雨的氣候條件,以滿足開花、傳粉、受精、座果的要求,正是河谷地區地理、氣候造就的“天材地寶”。右江河谷芒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逐步發展成以芒果為主導產業的“中國芒果之鄉”。
(二)政策措施定位準保障到位
1.側方發力,導向明顯
廣西目前正以田陽縣、右江區、田東縣、田林縣、靈山縣、欽北區、武鳴區為核心區進行芒果產業布局,每年以20多萬畝的速度高接換良種。全區的芒果產能集中在了百色四縣區(田陽、右江、田東、田林),為此,2013年以來,四縣(區)成立了水果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本地水果生產建設的領導和服務指導。
同時,百色市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依托優勢、精準制定了相關的水果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和優惠政策,為推進水果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如《百色市百萬畝芒果產業發展規劃(2014-2016年)》(百政辦發[2014]45號)、《百色市百萬畝芒果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14-2016年)》(百政辦發[2014]46號)、《右江區芒果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右江區芒果產業發展扶持暫行辦法》及《田陽縣2013年山區芒果生產扶持辦法》(陽政辦發[2013]8號)等政策文件,鼓勵地方企業和業主承包荒山,組織農民自主開發。政府還扶持芒bai果基地建設,以芒果苗木補貼、糧食補貼、農藥肥料補貼和基礎設施補貼等形式進行投入,引導農民放心調整產業結構。
據不完全統計,2013-2018年百色各縣(區)整合各部門投入的資金多達8.1億元,其中百色市本級財政0.25億元,右江區1.43億元,田陽縣2.29億元,田東縣2.51億元,田林縣0.68億元。
2.做強品牌,做大宣傳
自2011年以來,百色市官方每年都到全國各大中城市進行百色芒果推介。
一是借助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百色芒果推介會、芒果文化節、展銷會等平臺到全國重點城市開展專場推介,與當地水果經銷商洽談和簽約,并在新華網、人民網、騰訊網、新浪網等媒體平臺廣泛宣傳,暢通百色芒果營銷渠道。
二是推動芒果產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通過舉辦“壯美百色”芒果產銷對接暨“鄉村旅游”喜樂匯系列活動,以歌舞表演、芒果推介唱戲的形式,邀請區內外知名人士現場代言,開展芒果購銷簽約等活動,由廣西衛視、新浪網等媒體進行現場直播,擴大百色芒果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結合“廣告精準扶貧”項目拍攝制作百色芒果專題片和形象宣傳片,并通過中央電視臺、廣西衛視及新浪網、騰訊網、網易網、微信等平臺持續展播,推動百色芒果逐漸成為全國知名的水果品牌。
四是利用百色市電商運營服務中心和淘寶、京東、蘇寧易購、1號店、微商百色館等,全面開展“互聯網+百色芒果”活動,并依托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大眾化、快速度的傳播能力,以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將芒果銷售戰場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實現百色芒果產銷的無縫對接。
3.強化監管,確保質量
一是實行采摘上市日制度。為改變果農提前采收上市、銷售商提前上門收購等亂象,進而影響百色芒果品質及品牌形象,2015年起,百色市委、市政府決定推行芒果采摘上市日制度,確保芒果成熟上市,保證果品質量和聲譽。
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系統,提高農產品質量。目前市本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臺已建成廣西百色壯鄉河谷集團等25家“三品一標”企業的追溯系統,并通過驗收投入使用。通過互聯網實現政府監控與企業自律相聯接,實現企業產品全程可追溯。芒果質量安全監管手段呈現規范化、多樣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大地理標志授權管理力度。對申請使用“百色芒果”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單位開展審核及果園實地查看工作,從嚴把關,提高準入門檻,確保產品質量。
四是加大品質宣傳力度。通過布貼《致廣大“百色芒果”生產經營者的一封信》《百色芒果開采上市日通告》,發放《百色芒果栽培技術手冊》等宣傳方式,引導果農正確認識和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大力宣傳濫用、違規使用產生的嚴重危害后果。提高芒果經營主體芒果質量安全意識,確保百色芒果品牌聲譽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