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紛紛加快AI芯片市場布局 2020年AI芯片產業鏈上中下游深度剖析(附圖表)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6-08 17:32
分享:

(2)智能手機

在智能手機市場來看:據國際數據公司(IDC)2月4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71億部,同比下降2.3%。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連續第三年下滑。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市場份額來看:三星在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占份額為21.6%;華為在2019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為17.6%位居第二;蘋果市場占份額為13.9%。小米出貨量為1.256億臺,占市場份額為9.2%;OPPO出貨量為1.143億臺,占市場份額為8.3%。值得一提的是,前五大手機廠商市場份額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7成。

數據來源:ID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上,主要玩家定位包括:(1)采用芯片+整機垂直商業模式的廠商:蘋果、三星、華為等;(2)獨立芯片供應商:高通、聯發科、展銳等;(3)向芯片企業提供獨立IP授權的供應商:ARM、Synopsys、Cadence,寒武紀等。(4)采用垂直商業模式廠商的芯片不對外發售,只服務于自身品牌的整機,性能針對自身軟件做出了特殊優化,靠效率取勝。獨立芯片供應商以相對更強的性能指標,來獲得剩余廠商的市場份額。

從2017年開始,蘋果、華為海思、高通、聯發科等主要芯片廠商相繼發布支持AI加速功能的新一代芯片,AI芯片逐漸向中端產品滲透。由于手機空間有限,獨立的AI芯片很難被手機廠商采用。在AI加速芯片設計能力上有先發優勢的企業(如寒武紀)一般通過IP授權的方式切入。高通很有可能在手機AI賽道延續優勢地位,近日發布的驍龍855被稱為當前最強AI芯片,比起蘋果A12、華為麒麟980,性能提升一倍,并將成為全球第一款商用5G芯片。

人工智能芯片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芯片未來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一是芯片開發從技術難點到場景痛點。目前人工智能芯片設計更多的是從技術角度,以滿足特定性能需求出發。未來的芯片設計需要從應用場景出發,借助場景落地實現規模發展,從客戶終端需求出發,從需求量、商業落地模式、市場壁壘等各個方面綜合分析落地的可行性。

二是技術路線從專用芯片到通用芯片,目前,應用于AI領域的芯片多為特定場景設計,不能靈活適應多場景需求,未來需要專門為人工智能設計的靈活、通用的芯片,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CPU”。

三是智能計算從云端到云邊一體。目前云端AI芯片應用更多相對成熟,隨著邊緣計算興起,“云邊結合”方案漸成主流。

四是合作從串行分工到融合共生。現階段,AI芯片產業發展方式為以企業為主體,產品上下游企業相對獨立運營和管理,同環節企業高度競爭,未來產業發展將以合作主線,借助合資公司、共同搭建平臺等方式,形成合作生態。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