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鐵路新時代開啟 2020年中國智慧鐵路產業鏈投資圖譜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8-14 17:53
分享:

一、智慧鐵路產業鏈之感知層

智能感知層的功能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即通過傳感網、物聯網等多種手段,自動化獲取鐵路行車狀態、設備健康狀況、自然環境條件等信息,全方位了解整個鐵路運輸系統的運行情況,為上層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撐。作為構建智能鐵路的基礎,智能感知層的采集方式多樣化及泛在化是其重要特征。信息采集設備主要包括射頻器、傳感器、物聯網、GPS/BDS、綜合視頻、紅外監測等等。

(一)RFID射頻識別

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記錄媒體(電子標簽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數據交換的目的,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信息技術之一。其原理為閱讀器與標簽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數據通信,達到識別目標的目的。RFID 的應用非常廣泛,目前典型應用有動物晶片、汽車晶片防盜器、門禁管制、停車場管制、生產線自動化、物料管理。

自中國物聯網發展在2010年被正式列入國家發展戰略后,我國RFID及物聯網產業就迎來高速發展。數據顯示,2013年-2017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根據IDTech EX公布的全球數據,2018年我國RFID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8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現階段,中國RFID產業呈現以北京、上海、廣東、香港為代表的快速發展趨勢。從市場分布數據為例來看,華南、華北、華東是目前我國RFID市場相對成熟的區域。從我國RFID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市場占比情況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支付是其應用最大的市場,其次是零售和交通管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傳感器

感知層中最為重要的感知設備即是傳感器,傳感器能夠感受和測量特定物體的狀態變化,并轉化為可傳輸、可處理、可儲存的信號。傳感器在工業4.0時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推廣,傳感器在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根據傳感器類型不同,具體包括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光傳感器、位置傳感器、重力傳感器等。

傳感器是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指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并稱現代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傳感器市場的也得到進一步增長。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近1500億元。2019年,傳感器擴大應用范圍,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預測2020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超2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視頻監控

典型的視頻監控系統主要由前端監視設備、傳輸設備、后端存儲、控制及顯示設備這五大部分組成,其中后端設備可進一步分為中心控制設備和分控制設備。前、后端設備有多種構成方式,它們之間的聯系(也可稱作傳輸系統)可通過電纜、光纖、微波等多種方式來實現。

近年來,我國監控系統市場經歷了持續強勁的發展。其中,視頻監控市場的發展速度超過全球其他地區。據數據統計,2012-2016年我國視頻監控行業增長率均保持在15%以上。2017年,我國視頻監控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初步估算2019年,中國視頻監控市場規模達到279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底,全國視頻監控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視頻監控產品生產企業眾多,競爭激烈。目前,國內主要的視頻監控產品生產企業有海康威視、CSST、浙江大華、大立、北京國通創安、天津天地偉業、亞安、深圳艾立克、創維、美電貝爾、景陽、珠海石頭電子、常州明景、敏通、TCL、H3C等300余家,占國內市場份額的50%。

國外品牌主要有松下、索尼、泰科、三星、LG、博世、霍尼韋爾等。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視頻監控行業具有優質的行業屬性,需求抗周期,未來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政府、行業應用及民用三級市場,其中政府占30-40%份額,平安城市是其中最主要項目。我國視頻監控市場前景廣闊,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幅。

(四)物聯網

物聯網技術是支撐“網絡強國”和“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在推動國家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對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社會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來,物聯網概念加快與產業應用融合,成為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整體方案的主導性技術思維。當前,物聯網已由概念炒作、碎片化應用、閉環式發展進入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和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與中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建設深度交匯,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和智慧城市建設、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果。

產業規模來看,全國物聯網近幾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3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同比增長36.9%,其中傳感器產業突破1200億元,RFID產業突破300億元;2014年,國內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6000億元,同比增長24%;截止到2015年底,隨著物聯網信息處理和應用服務等產業的發展,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增至7500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

十三五以來,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到2018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43萬億元。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物聯網終端用戶已達4.65億戶。未來物聯網市場上漲空間可觀。預計2020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