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智慧鐵路產業鏈之傳輸層
智能傳輸層是聯結智能鐵路各組成要素的紐帶。智能傳輸層的功能是將感知層采集到的信息,通過各種網絡技術進行匯集、整合,以供進一步的智能分析及利用。廣泛互聯、可靠傳遞是對智能傳輸層的基本訴求,需要各種有線、無線網絡與互聯網融合。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移動通信、互聯網等技術趨于成熟,為智能鐵路提供了堅實的網絡基礎。智能傳輸層采用的主要技術包括鐵路信息網絡的IPV4/IPV6技術、Wi-Fi網絡、4G/5G網絡等。
(一)無線網絡
根據IDC數據顯示,WLAN市場總體規模在2019年第三季度達到2.3億美元規模,處于平穩上漲趨勢。IDC預計在2020年,WiFi 6將在無線市場中大放異彩,僅在中國市場的規模就將接近2億美元。報告顯示,其中WiFi6在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從一些主流廠商陸續登場,首次登場的WiFi 6產品在2019年第三季度便有470萬美元的銷售規模。
2015年WiFi5達到512%的爆發式增長,隨后從2015年到2019年保持著40%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對無線市場帶來強有力的驅動。WiFi5的產品發展軌跡,特別是從2019年開始增速放緩,都在暗示著新產品的迭代,而2020年是WiFi6進軍市場的第一個完整元年,將會在上一代產品增速放緩的市場背景下給予無線市場一劑強心針。
資料來源:IDC中國,2020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WLAN市場跟蹤報告,2020Q1》報告顯示,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以39.4%的市場份額奪得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企業級WLAN市場份額第一。繼雄踞WLAN市場榜首十一載之后,新華三作為企業級WLAN領軍企業,2020年之初繼續領跑。
目前WiFi 6正處于導入期與高速增長期,將會從2020開始,逐步替代處于成熟期的WiFi 5和已然處于衰退期的WiFi 4產品。2020年將會是WiFi 6高速增長的元年。
(二)IPV6技術
“新基建”提速背景下,發展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將為5G、數據中心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加速驅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助力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過去幾年,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多部門的有力推進下,我國固定寬帶和LTE網絡全面支持IPV6,IDC、CDN、云平臺等應用基礎設施初步具備IPv6服務能力,市場主流手機終端全面支持IPv6,IPv6地址數位居世界第二,IPv6“通路”目標全面實現。
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僅為1.3億,而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需超過5億。為了提升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促進IPv6流量和活躍用戶規模增長,推進IPv6產業從“通路”走向“通車”,工信部印發《關于開展2020年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
資料來源:工信部
(三)衛星通信與導航
近年來,衛星導航產業持續擴大,產值穩步增長,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從產業鏈來看,衛星產業自上而下的衛星制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以及衛星應用和服務四個環節。衛星產業鏈基于衛星系統和衛星技術,將各類信息產品與服務分發至各級用戶,從而構成價值傳遞的產業鏈。
衛星通信是地球站之間或航天器與地球站之間利用衛星轉發器進行的無線電通信,通過人造通信衛星把需要信息交換的站點進行互聯互通的一種通信手段。衛星通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航天技術的結合,構成了衛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家已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鼓勵推動衛星在各行業的規模化應用、商業化服務及國際化拓展,行業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及挑戰。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將達723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北斗+”和“+北斗”應用的深入推進,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主要行業應用市場保持平穩發展。尤其近幾年來,北斗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其他行業,如汽車、高鐵、能源、礦產、郵政、移動通信、交通物流、互聯網服務等領域的骨干企業,主動“+北斗”發展,逐步開拓形成企業新增業務,成為產業新生力量,從而極大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整體發展,對總體產值的貢獻正在顯著提高。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
數據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