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境影响评价说明
“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医药工业整体来看环境风险较小,但是对部分子行业需重点监控,预防污染物排放对局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实施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
1.本区环境承载能力弱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弱。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形成最晚的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活跃,地表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冻融侵蚀作用分布广泛,水土保持能力差,山体坡面物质极不稳定。高寒的自然地理条件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系统易遭破坏且难以恢复。
2.规划造成不良生态环境影响小
2017-2025年间,西藏医药工业发展整体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仅在野生藏药材资源采挖、制药发酵等领域需要引起注意。
当下野生藏药材采挖采用的是粗放型采挖模式,药材根茎叶花并未全部得到有效利用,对于野生藏药材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同时,野生藏药材采挖没有科学规划,造成生态资源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规划中已经提出执行科学精细可持续的采挖模式,对于生态影响较小。
根据医药工业万元工业产值平均能耗结合部分产品的吨产品COD排放量,预测2017-2025年间自治区医药工业主要子行业能耗、水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化学原料药行业能耗、水耗较高,排放污染物较多,对于环境污染较大,但该子行业已成为规划限制发展的内容,以提升发展为主,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规划编写充分考虑与相关规划协调性
规划编写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环保生态相关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纲要》相关要求编写,与相关规划协调性高。
(二)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1.加强工业园区/集聚区环境管理
引导化学原料药、生物发酵等企业退城入园,强化园区环境监督管理,建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2.提高用水效率,狠抓工业节水
按照国家鼓励和淘汰的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目录,采用国内外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化学原料药等领域高耗水行业取用水定额标准。开展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管理。
3.开展前瞻技术研究及试点示范
加快化学原料药、生物发酵等重点行业废水深度治理技术以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玻璃炉窑脱硝技术(低温催化剂),生物发酵行业废水脱氮除磷技术等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示范。开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研究,保障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开展污泥等固废处理、处置工艺的优化研究。
4.采用科学精细野生药材采挖方式
2017-2025年,在野生藏药材采挖过程中,要做到规划中提到的精细化精准化采挖,注重野生药材根茎叶花的全部开发利用。制定科学可持续的采挖轨迹,尊重野生藏药材的生长周期,避免过度开采,注重野生藏药材抚育。
5.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建立领跑者制度。鼓励企业节能、节材、环保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示范。重点支持生物发酵行业的废水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