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0-06-08 16:08
分享:

生豬養殖行業發展趨勢

1、規模化生態養殖成為生豬養殖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長期以來,我國生豬養殖行業以散養為主,規模化程度較低。但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等機會成本的增加以及環保監管等因素的影響,散養戶退出明顯,國內生豬養殖規模化的程度正在明顯提升。根據農業部的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生豬養殖戶比2015年減少8.5%,規模化養殖場的飼養比重則持續提升。2017年我國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的養殖場(戶)出欄生豬占全國出欄生豬的比重為13.10%,較2016年增長了2.40%。目前一些大型的以“公司+農戶”為主要養殖模式的企業已經將合作養殖戶的標準提高到5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將是生豬養殖行業的主要趨勢。

2018年,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后,規模化養殖場具有資金、人才、技術和品牌的優勢,而中小散養戶的疫病防控能力與規模化養殖場相比較弱,中小散養戶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較大。因此,規模化養殖將是生豬養殖行業的主要趨勢。

2、生豬標準化養殖和精細化飼養趨勢

長期以來,我國生豬養殖是以農戶散養為主,中小規模養殖戶受規模的影響和資金、人員的限制,生產和管理還屬于粗放式經營,科學飼養的意識淡薄,精細化管理水平嚴重滯后。2010年以來,農業部先后頒發了《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意見》、《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旨在推進生豬及其他畜禽的標準化養殖,并且每年都會評選一批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共創建4,989個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其中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2,066個。

生豬養殖的標準化也促進了養殖的精細化,精細化主要體現精細化的人員管理、精細化的飼養管理、精細化的豬場規劃建設、精細化的疫病防控。目前標準化的養殖場基本都做到了對豬舍的精細設計,在品種改良、飼料營養、母豬繁殖等環節的精細管控,在清潔消毒、疫苗接種、藥物保健、疫病監測等疫病防控環節的精細把握,并且非常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本次“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養殖場(戶)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養殖標準化和精細化要求將是生豬養殖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3、向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方向發展,冷鮮肉及深加工肉制品供給將加大

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農業部制定了“調豬向調肉”轉變、在全國內采取“分區防控”的政策。未來生豬的跨省調運可能受到嚴格管控,豬肉市場的格局可能發生較大改變。由于我國北方生豬產區的本地消費能力有限,生豬跨省調運受到嚴格管控,將迫使大型養殖企業加大豬肉制品深加工的投資和布局。未來東北、河南等北方主要生豬產區的屠宰加工能力將明顯提升,以滿足“調豬向調肉”轉變的政策需求。同時,隨著“調豬向調肉”政策的執行,豬肉消費者對熱鮮肉的偏好可能受到影響,大型養殖企業將增加冷鮮肉及深加工肉制品的市場供給。

4、食品安全日益受重視,促進高端豬肉品牌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已經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目前國內以散養為主的養殖模式是引發豬肉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散養情況下,政府監管部門無法對散養戶進行全面監管,豬肉質量和安全無法保證,這種情形客觀上促進了國內高端豬肉品牌的發展。

一方面,能夠打造高端豬肉品牌的都是規模化的養殖企業,對于規模養殖企業來說,食品安全的違法成本極高,一旦出現食品安全事故,對企業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規模養殖企業將食品安全放在極為重要的地位,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規模化的養殖企業具備更高的養殖和育種水平,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培育出肉質和口感更好的肉豬,以迎合消費者需要,同時養殖成本也因為規模化的優勢而更低。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部分區域性的高端豬肉品牌,未來隨著生豬養殖企業規模的擴大,會有更多的高端豬肉品牌出現。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editor@askci.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中商情報網
掃一掃,與您一起
發現數據的價值
中商產業研究院
掃一掃,每天閱讀
免費高價值報告
?
Baidu
map